每人十箭,滿分一百,射箭不是射擊,即便郭浩親自來,也不能保證拿一百分。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個人坐到了,經過一輪比試下來,李繼隆是唯一一個滿分的學員。
而王承衍九十九分,潘惟正九十二分,石保興最低,只有八十八分。
李繼隆用事實證明了,什么是實力,也讓所有考官明白了,郭浩為什么那么說。
“也許你們不信,其實磨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你們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原因取決于你們的經歷。
而你們的子女,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沒吃過苦,沒挨過餓,沒經歷過生死,又能有多大的成績?”
郭浩說完,幾個大臣還不信,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優秀,尤其是石守信,對于兒子的本事還是了解的。
可是事實證明,他們太高估了自己兒子的實力,固定靶的成績下來,李繼隆第一,王承衍第三,潘惟正第九,石保興第十六。
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他們的身世不代表實力,而那些普通的平民子弟,同樣也很優秀。
固定靶過后,接下來是移動靶,此時的方式是扔陶盤,射中多者勝。
第一個上場的是李繼隆,遠處的侍衛把一個陶盤碰到空中,只見他張弓搭箭,直接射碎,眼神凌厲,絲毫不拖泥帶水。
五個陶盤全部命中,李繼隆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別看他只有十八歲,卻讓在場之人自愧不如。
接下來的考試,淘汰了最后四名,李繼隆第一,王承衍第四,潘惟正第九,石保興第二十。
一個正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一,石保興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根本不敢看老爹的臉色。
還好他沒有落榜,否則石守信能打死他,不過他入學考試這個成績,以后他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了。
考試結束,二十名學員名單公布,與此同時全國各州郡也在考試,名單將在八月匯集到汴梁。
距離開學還有一個月,本地的學員都回家了,可李繼隆卻沒有回去,因為太遠了。
然而他從家里出來,帶的盤纏不少,可是一路吃喝住店,到了汴梁又要吃飯,他剩下的盤纏,根本堅持不了一個月。
即便如此,李繼隆并沒太擔心,他帶著弓箭打算去郊外打獵,然后打算拿獵物換錢,然而汴梁附近都是人,哪里還有獵物。
要去城里“打工”,李繼隆還有些抹不開,他好歹也是官宦子弟,蒙他父親的蔭,他現在還是個供奉官,不過他的俸祿都給了家里,因為他還有一個母親和妹妹。
如此他不能打俸祿的主意,只能自己想辦法,傍晚時分,李繼隆一個人走在汴梁的大街上,思考著怎么熬到開學。
恰逢此時,李繼隆路過太醫分院,郭雁菡從里面出來,這兩天他們跟著里面的太醫學習,同時也學著照顧病人。
郭雁菡剛要上車,結果正好看到李繼隆從面前走過,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說到底還是個少年,不會被敵人打倒,卻會對生活妥協。
“等一下!”
郭雁菡看出李繼隆面有難色,下意識地要叫住他,可李繼隆竟然沒有回頭,沒覺得郭雁菡是在叫他。
“李公子,且慢走。”
郭雁菡離開馬車,追了上去,李繼隆這才回頭,看到郭雁菡連忙行禮。
“李繼隆見過延慶公主!”
郭雁菡看著李繼隆,回了一禮道“這天馬上就要黑了,李公子這是要去哪?”
“這……”
李繼隆哪里知道自己要去哪,他的家不在汴梁,身上又沒有多少錢財,雖然不算流落街頭,不過也差不多了。
聰明的郭雁菡看出了他的窘境,微微一笑道“李公子從淄州遠道而來,還沒有住處吧,這樣吧你和我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