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致堯好奇的問道,郭致舜這才抬頭,臉上露出笑容“大哥、二哥,你們來了,這不是父皇要找治河之法么,我就想著有什么辦法!”
“哦?那三弟可想到了什么好法子?”
郭致舜有些期待,郭致堯也看著郭致禹,郭致禹笑著點頭。
“二位兄長請看,小弟確實有些想法,不過在說這些之前,先要弄清楚河流決口的原因!”
“原因?”
“這個倆人還真沒細想,他們只是翻閱了古籍,知道古人都是怎么治河的,雖然他們也學過地理,可是應用起來就不如郭致禹了。”
“二位皇兄,有道是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塞,黃河之中,一碗水半碗沙,久而久之河道一旦淤積,河床抬高,要泛濫那就是一場雨的事。
而歷代治河,由于疏通代價太高,所以輕易不會清理泥沙,而是壅障不成就分疏。
我們建造堤壩的速度,必須要比河床抬高的速度快,否則一旦河床高于堤壩,河水必然決口。
可是建造堤壩費時費力,一旦決堤前功盡棄,還不如判斷河流走向,然后任由其流淌,只是這樣就苦了百姓。”
說到這里,郭致禹抬頭看了看二人,二人都是點點頭,難怪郭浩對二人不滿意,原來以前的辦法真的無法解決問題,就算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一定可以復制。
“三弟,既然壅障、分疏都不行,那還有什么辦法,黃河在大地上流淌千百年,又豈是人力可以掌控的!”
聽了郭致堯這句話,郭致禹笑了,因為郭浩曾經和他講過,這個世界上很多事看似不可能,其實總有一天可以做到。
曾幾何時,飛行對于人類來說就是神話,可是熱氣球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神話。
在郭浩口述的諸多隱秘中,人類創造了很多奇跡。
“二位兄長可否見過長城,當年秦始皇為了抵御匈奴,修建了萬里長城,至今屹立不倒!
父皇曾經說過,人類發展至今,看的不是強大的武力,而是無窮的智慧。
和大自然相比,我們確實很渺小,可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戰勝一切困難。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前人的智慧我們要學習,可是我們也要開拓創造,總結經驗進行改造。
你們看,戰國時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湔堋,即解決了洪水隱患,又方便了百姓灌溉。
而湔堋有寶瓶口、分水嘴、飛沙堰三部分,而寶瓶口和分水嘴都好理解,其中的關鍵是飛沙堰!”
到底還是專業人士,看待問題的角度與其他人就是不一樣,黃河最大的問題就是泥沙,而飛沙堰正好是解決泥沙的辦法。
飛沙堰采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筑,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
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
同時,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由于離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會被拋過飛沙堰,因此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
不得不承認,古人的智慧并不輸于后人,而后世的各種水庫、水電站,不但解決了流量問題,還利用水利發電。
此時此刻,郭浩雖然懂得發電原理,但是建立水電站不現實,不過他建不了水電站,卻可以建立幾座水庫大壩來控制流量。
這就是郭浩的最終想法,能否實現還需要去考察,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短時間是無法實現的。
如果從現在開始,也許用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可后世子孫卻可以因此免受水患之苦!
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