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頭又沒有什么親子鑒定,她算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事情鬧到這一步,是所有人都沒預料到的,好在郭浩沒有因為這件事殺人,但是那個畢士安并不好過。
現在兩個皇子都有問題,大臣們也不知道選誰好了,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兩個都不選,而郭浩另外兩個兒子,郭致禹也不能選,唯一剩下的就是郭致啟了。
紫薇宮,周薇帶著自己的兒子,此時她小腹微鼓,看來郭浩之前的努力并沒有白費。
周薇又懷孕了,郭浩已經知道這個消息,太子之爭鬧的沸沸揚揚,郭浩不想牽連太廣,也就沒有打擾她。
李芙暫時沒有危險,可事后肯定留下病根,古人壽命本來就短,李芙又是幾人里年齡最大的,郭浩很擔心她。
一場鬧劇,兩敗俱傷,沒有人再敢提這件事,皇帝的家事害怕讓他自己去操心吧。
所有事情看似好像恢復了平靜,結果黃河又發大水,淹死了不少人,這讓郭浩十分憤怒。
郭浩明明已經對治河很重視了,怎么還發生了這種事,就算無法控制黃河,也應該警惕起來,不要死人吧!
此時此刻,郭浩算是看出來了,有些人時間久了就變了,辦事存在僥幸心理,不時常敲打沒有記性。
想到這里,郭浩再次做出一個驚人之舉,任命沈欣為巡撫,調查黃河決口事宜,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為了給沈欣撐腰,郭浩讓郭致禹跟著一起去,還給了她一百內衛,沈欣很是興奮。
其他人可能不理解,但沈欣知道郭浩的意思,兩人都來自后世,知道后世是什么情況,天災無法避免,但最可怕的還是。
沈欣帶著“尚方寶劍”離開了汴梁,郭浩很是感慨,終于有一個放心的人可以用了。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太平五年七月,沈欣回到汴京,同時也押回來幾個人。
“就是他們,不顧朝廷的預案,無視監測部門的預警,下大雨不撤離百姓,又沒有組織人救援!”
沈欣到那里一調查,很快就知道事情的始末,朝廷這兩年要求治河,可是也只是開始研究,并沒有具體措施。
之前下發的預案,相關官員也沒當回事,錯誤的預估了情況,結果導致悲劇的發生。
五月,河決澶州濮陽縣,又決于大名府朝城縣,黃河南、北各州皆大水。
六月,河決于陽武縣,汴水決于鄭州、宋州,決口的地方太多,官府根本反應不過來。
郭浩對此是又生氣又無奈,養著這一幫官員,關鍵時刻什么都做不了,歸根結底就是不重視。
“相關官員一律撤職查辦,同時城里河務衙門,專門負責治河事宜,讓趙匡胤派兵協助治河,朕就不信治不好這黃河!”
中央還有兩萬禁軍,平日里除了訓練沒其他事情,郭浩這次下定決心,讓禁軍是治理黃河。
很快內閣就擬出了章程,這次倒是沒有不同意見,因為他們都清楚,郭浩此時正在氣頭上,現在去反駁他就是自找沒趣。
后世的抗洪搶險,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而郭浩之所以調動軍隊,就是出于這方面考慮。
軍人口口聲聲說著保家衛國,不光只提現在戰場上,所以郭浩要給他們灌輸這個概念。
想到這里,郭浩繼續說道“還有,把軍事學院所有學員都派過去,讓他們也體驗一下民生疾苦,想立功不僅僅是在戰場上!”
這一年,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黃河兩岸有大水,很多地方卻出現了大旱。
種在地里的糧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果照這個情況下去,弄不好會顆粒無收。
察覺到不對勁,郭浩立刻組織內閣和戶部,對各地的情況展開摸底調查,同時檢查各地糧倉,未雨綢繆。
同時加大南方荒地開墾,籌集糧食運往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