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兵馬出動,郭浩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他這次之所以冒險,也是為了全殲聯(lián)軍,重創(chuàng)吐蕃,讓他們知道大宋的實力。
合圍之勢已成,吐蕃聯(lián)軍已成甕中之鱉,李繼隆之所以等到最后,是因為他們這些兵馬都是步兵,稍有不慎就可能讓敵人跑了。
四面八方都是宋軍,兩位首領知道大勢已去,郭浩重新披上斗篷,派人去游說兩個首領。
此時的吐蕃諸部,和女真差不多,潘羅支是名義上的首領,其實也就是一個代表,吐蕃并沒有完全統(tǒng)一。
所以郭浩想要利用二人,去說服吐蕃部落投降,若是他們配合,郭浩還會留他們一命。
如果不配合,那就沒有什么利用價值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戰(zhàn)爭結束了,說是全殲不一定全殺死,投降也是可以的。
宋軍大營,郭浩坐在上面,兩位首領被帶了進來,看到郭浩臉色都有些驚懼。
“二位首領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郭浩笑著客氣了一番,潘羅支趕緊行禮道“外臣見過大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
聽到潘羅支自稱外臣,郭浩笑笑沒說話,而是看向一旁的折輔支,他是回鶻的首領。
“哼,你這個暴君,要殺要剮隨你,讓本首領稱臣,絕不可能!”
折輔支說完,郭浩的表情頓時陰沉下來,成王敗寇,結局已經(jīng)很明顯,這個折輔支竟然還挺有骨氣。
“朕與二位首領是第一次見面,二位是不是對朕有什么誤會,原本我們是友好鄰邦,為何后來成為敵人。”
潘羅支聞言剛想解釋,折輔支卻突然說道“你這暴君狼子野心,想占據(jù)我們的地盤,黨項的羌人已經(jīng)被你殺光了,難道你還想殺光我們回鶻不成!”
屠殺羌人?
這個屎盆子可不小,郭浩明明是把他們遷徙走,殺的也僅僅是一些不服統(tǒng)治,帶頭鬧事的人。
回鶻中間隔著吐蕃,不了解其中情況,遼國說羌人都被宋帝殺了,他們就都信了,難怪雙方都歸順了遼國。
想明白其中關鍵,郭浩忽然起身道“朕戎馬一生,打過不少仗,殺過不少人,但朕卻不是弒殺之人,對于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朕從來都是仁慈對待!
黨項的羌人,都被朕遷徙到南方,至于為什么,其實你們心里應該清楚。
朕要恢復大漢的疆域,西域必須得到,如今你們占據(jù)河西走廊,就是擋了朕的路!
無論你們是否相信朕的話,你們現(xiàn)在別無選擇,如果你們不配合朕,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郭浩解釋了一番,卻也沒多說什么,開門見山說出了目的,折輔支不屑地冷哼,潘羅支卻是心中一動。
“聽聞宋帝占據(jù)了遼東,建立女真國,不但派兵駐守對抗遼國,還了不少幫助。
如果宋帝是如此打算,那么西域勢必也會建國,到時候要是選國王,我豈不是有很大的機會。”
想到這里,潘羅支拱手道“陛下,外臣愿意協(xié)助陛下,收服諸部,統(tǒng)一西域!”
潘羅支突然反水,讓折輔支很意外,郭浩聞言看著二人,大概能猜出他們的想法。
“好啊,潘羅首領本就是吐蕃領袖,有你的幫助,想必事情會順利很多。
既然如此,朕你封你西北王,賜國姓,以后你就是朕的兄弟,幫助朕打理好西域!”
潘羅支沒想到郭浩答應的這么痛快,隨即大喜過望,忙謝恩道“臣郭羅拜見陛下!”
郭羅……
郭浩忍住笑意,上前把他扶起來,轉身看了看折輔支,忽然說道“來人,把他給朕拖下去,斬首示眾!”
既然不服,那就沒必要留著,潘羅支還算聰明,郭浩就暫時留著他,有他在收服吐蕃應該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