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聯軍戰敗的消息傳到遼國,耶律賢吃了一驚,蕭綽在一旁驚疑不定,猶豫著要不要出兵。
此次戰役,雙方都調集了大量兵馬,北方現在冰天雪地,不利于大規模戰斗。
如果真打起來,宋軍的優勢要大于遼軍,因為宋軍的后勤給養充足,遼軍卻有些捉襟見肘。
“燕燕,打吧,不能放任宋帝囂張下去,他出動二十萬兵馬,很明顯就是要向西進攻!”
這一點蕭綽當然也知道,只是宋國戍守邊疆,就算進攻對方也不會反擊,宋軍死守長城,他們想入侵并不容易。
況且郭浩現在就在西北,與吐蕃打的正酣,宋國不會兩面開戰,進攻宋國不現實。
不能進攻宋國本國,女真倒是可以攻打,可是女真國同樣駐守大量軍隊,硬拼只會兩敗俱傷。
而且郭浩還有一張底牌沒用,那就是曹彬的十萬海軍,遼國不清楚他們在哪,但應該就在渤海附近。
如此一來,進攻遼東也不是明智的選擇,那就只剩下西北了。
吐蕃聯軍戰敗,宋軍還沒進行下一步動作,如此宋國只算是正規防守,不能算是入侵。
遼國如果這時候出兵,就等于撕毀兩國協議,郭浩完全可以抓住這一點,詆毀遼國不講信義。
遼國和宋國不同,它的組成有些復雜,除了契丹本體外,還有女真、黨項、回鶻、韃靼等民族。
他們如果失去信義,難免宋國不會從中作梗,尤其是西北地區的韃靼,其實并不是很老實,耶律休哥之前就出兵討伐,鎮壓這些部落。
想明白這些,蕭綽覺得不能主動出擊,最起碼要等宋軍入侵吐蕃,他們才有理由出兵,畢竟吐蕃是遼國的附屬。
遼廷那邊決定按兵不動,郭浩這邊同樣的選擇。
寒冬臘月的,士兵打仗太受罪了,兩個高原海拔太高,他們水都燒不開。
所以郭浩擊退聯軍后,打算休整一番,等到天氣暖和一些,在向西進發。
與此同時,他要消化一下那些俘虜,吃進去的肉不能吐出來,大概有三萬聯軍都被押送回大宋,到一些地方做苦力。
而郭浩并沒有返回的意思,著手利用潘羅支的身份,派出使者去游說吐蕃諸部。
李繼勛和劉廷讓的兵馬已經到位,只等郭浩的命令進攻,如果外交手段無法達成目的,那就用武力解決。
好不容易抓到潘羅支,郭浩自然不會放他走,潘羅支沒辦法,只能用寫信的方式,然后外派出親信送信。
郭浩殺了折輔支,甘州回鶻主動投誠的可能性不大,但吐蕃諸部收到潘羅支的信,反應各不相同。
之前他們聽了潘羅支的建議,歸順了遼國,現在宋國來興師問罪了,他們必須做出決定。
有些膽小的部落跟隨潘羅支,表現出順服,還有一些部落不服,覺得潘羅支這個首領很不稱職,不但打了敗仗,還向漢人投降,那些吐蕃勇士不能白死!
這時候,吐蕃站出來之人,名叫赤德,是哦松之孫扎西鄒巴的后裔,是吐蕃的皇族,
一位吐蕃皇族突然出現,自然不是看熱鬧的,赤德憑借身份,很快成為了新的首領,潘羅支下崗了。
得知這個消息后,潘羅支的臉色很難看,赤德的來歷他知道,的確是吐蕃皇族,曾經的吐蕃王朝,也曾興盛一時。
吐蕃王朝崩潰之后,出現了大大小小許多政權的割據局面,其中出現了四個王系,赤德就是其中一支,雅隆覺阿王系。
吐蕃再次推選首領,潘羅支生怕郭浩一怒之下殺了他,但郭浩并沒有這么做,反而對他更客氣了。
“西北王,你看到了吧,你的族人拋棄了你,事實上人都是自私的,朕也不例外。
只不過朕的自私,是為了黎民百姓,朕要收服你們,也是為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