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宮之內,秋南靜靜地望著桌面發呆。
桌子上放著一首詞,正是當年郭浩為了她寫的那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回想當年重逢的場景,秋南現在還有些激動,要不是李安的阻撓,她早就是皇后了。
現如今李芙成了皇后,她終究還是輸了,當年她如果沒有離開郭浩,也許就沒有這些磨難。
如果她不去管什么卦象,早點回到郭浩的身邊,也許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一步錯,步步錯。
路是她自己走的,現在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跑了進來,在秋南耳邊說了一句,秋南直接站了起來。
“李芙死了?”
秋南有些不敢相信,李芙就這樣死了?
“消息都傳開了,陛下下旨不久,就咽了氣,連袆衣都沒有機會穿。”
秋南聞言又坐在凳子上,臉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不知為何,她竟然高興不起來。
她一直把李芙當做對手,得知李芙被封為皇后,她還以為是因為她被打入冷宮,李芙才有這個機會。
現在看來,郭浩之所以這么做,是不想讓李芙有遺憾,而李芙活著看到了冊封,總比死后追封強。
秋南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可笑。
早知道李芙這么脆弱,她又何必折騰呢?
如果她沒進冷宮,就算她不是皇后,她也是后宮之主,沒有人能與她爭了。
可是現在,反而為別人做了嫁衣。
秋南一時間有些失落,坐在凳子上繼續發呆,看著鏡子里的容顏,李芙死了。
也許,下一個就是自己。
……
皇后薨亡,國之大喪。
百官入朝,宣讀之間沒來得及發的圣旨。
接下來要進行“大殮“和“成服“,時間定在十日后。
成服日,行祭奠之禮,群臣衰服入臨、奉慰。
小祥日、大祥日行祭禮,并各依“變除服“制度改服,禫祭以后除服,郭浩則在內廷服喪。
百日后,行“卒哭“祭。
修建園陵事宜,會先由按行使根據司天監所述條件,尋找適合造陵的地方。
照慣例,園陵不差覆按,定案后,擇吉日開始修筑。
發引日由司天監選定,發引前幾日進行“啟欑“。
自啟欑前三日起,京城禁樂至祔廟畢。
發引日,郭浩行啟奠于殿、行祖奠于庭、行遣奠于宮城門外,宰臣攝中書令讀哀冊。
奉辭訖,郭浩、百官改常服。
下葬后,虞主返回京城,行九虞祭至祔廟日,依執行虞祭的地點,可分為途中虞和殿中虞。
虞主至京之日,群臣奉迎于城外,郭浩奉迎于宮門,奉安虞主至某殿。
虞祭畢,擇日祔廟。
皇后的葬禮,比之前李安還要大,前后歷時數月,周圍附屬國派使者前來哀悼。
后宮兩位主事的妃子都不在了,周薇的地位再次提升,負責后宮事宜。
而隨著郭致啟慢慢長大,很多人覺得郭致啟也不是沒有希望,如果周薇成為皇后,那么郭致啟的太子之位就很難動搖。
接連辦了兩次喪事,舉國上下的氣氛都有些沉寂,雖然郭浩下令官員一切照舊,可官員們那敢太放肆。
這一年,是不尋常的一年。
李煜夫婦也先后去世。
身邊的人一個個老去,郭浩卻什么都做不了,他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卻敵不過歲月。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