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西北部是大漢的三座國家圖書館——石渠閣、天祿閣、麒麟閣。石渠閣藏天下書籍五經,天祿閣收秘書之詔,最為高大的麒麟閣則陳列三皇五帝與歷代先君、名臣畫像。
石渠閣最為古老,乃是蕭何所建,采用磨制的石塊修筑成渠,以使渠中可以導入活水繞經該閣周圍,以便防火,閣高數層,瓦當上刻有“石渠千秋”。不同層數放置不同書目,太史公書原版也在此處。
任弘帶著張敞、耿壽昌、黃霸、劉更生等幾個學左傳的人來到此處,仰頭望著石渠閣,問經常出入此地看書的劉更生道“子政,閣中有多少藏書來著?”
“十余萬卷罷?!眲⒏舱f不清楚,地窖里還有不少,有許多都未能整理出來,耿壽昌只感慨,說這是天下最大的藏書之處了。
“這可不一定。”
任弘卻笑了“我聽粟特商賈說,海西兩萬里之外,有國名犁鞬,又稱埃及,其王號托勒密,第一代托勒密王在犁鞬城(亞歷山大)修了一座藏書閣,想要收集全天下書籍。于是,歷代托勒密王搜查每一艘入港船舶,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都收入閣中,至今已兩百余年,藏書數十萬卷。”
在張騫抵達大夏,又窺知安息后,大漢已經接受了外部世界也有文明國度,且各有文字這個事實,但聽說居然比石渠閣更為悠久、藏書更多,也是聽愣住了。
劉更生是對異域心生好奇,耿壽昌則對任弘說的那埃及書閣中涉及天文的書卷感興趣,他這五年也沒白閑著,在任弘支持下一直在改進渾天儀,近來更有了一個驚人的大發現。
任弘只沒告訴他們,亞歷山大圖書館再過個十來年,就會因凱撒干涉埃及內戰而被焚毀大半,人類智慧在西方的一半結晶將被毀掉。
那些事太遠了,任弘步入石渠閣,卻見一層的寬敞廳堂內,經過月余跋涉,各派學者都已抵達,經過一道政審后進入石渠閣,眼下見到任弘步入,哪怕再不愿意,都起身朝他作揖。
“諸君免禮?!?
任弘只隨意一拱手,帶著眾人走入廳堂,卻沒有注意到一道年輕而熾熱的目光,正在一角盯著他。
……
石渠閣一樓廳堂內部是八邊形,酷似周易八卦,乾位空著等天子駕到,任弘和旁聽的百官群臣坐在左右的兌、巽兩方。
剩下五面,則被五經博士和他們的挑戰者所占據。
正西為坎,坐的是《易》學博士,那個善于預言的神棍梁丘賀和弟子們。
因為秦始皇焚書之時,《易》被當做卜筮之書,不算在詩書里,沒有遭到官方封殺,很多版本在民間保存下來,故流派繁雜,負責管理博士的太常魏相就是學《易》的,而捅了婁子的蓋寬饒觸怒天子引用的則是《韓氏易傳》。
所以今日梁丘賀的目的也很明確為了證明蓋寬饒是在胡說八道,一定得痛斥《韓氏易傳》,將其批倒,批臭!
而坐在梁丘賀他們對面,位于正東“離”位置的,則是尚書各派。
秦始皇焚書對《書》學是沉重打擊,最后居然要靠伏生口述,晁錯記錄才復興,因此《書》學不及《易》學流派之多。今文《尚書》主要有歐陽和夏侯兩家,在夏侯勝被霍光通緝潛逃,據說是跑到樂浪去以后,夏侯尚書也沒落了,只剩下歐陽尚書穩坐博士之位。
但今日,歐陽尚書卻迎來了一個強敵,卻是號稱“古文尚書”的一派,孝武時,魯恭王壞孔子家宅,刨出來很多用戰國文字書寫的典籍,認為是秦燒詩書時孔家所藏,孔子的后代孔安國對其加以鉆研,如今孔安國雖亡,他的兒子孔昂卻帶著古文尚書來踢館了。
歐陽尚書的博士歐陽高帶著歐陽地余、林尊等弟子如臨大敵。書古就了不起?用大篆書寫的就一定是真經?他們肯定要將古文經斥為偽經,這時候哪還管得了對面是不是孔子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