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廉縣期間,也嚴(yán)格遵守這個(gè)命令。
趙普和劉成通、孟殊、沈懷鏡等眾文官,漸成文武兼?zhèn)渲俊?
黑雕軍兩年,留給趙普許多美好的回憶。當(dāng)靈州城漸漸消失在身后,趙普重重嘆了一口氣。
顯德三年,趙普和楊光義在淮南相識,意氣相投,結(jié)為異姓兄弟。趙普所學(xué)甚雜,能觀氣,殿前司第一勇將楊光義方面大耳,為人豪爽俠義,頗有帝王之相。從大武以來,皇帝不過是“洛陽刺史耳”,誰的手中掌握有雄兵,誰就有可能問鼎中原。
趙普心中就有了輔佐楊光義的心思。
來到侯云策帳下之后,趙普仍和楊光義保持密切聯(lián)系,常有書信往來,楊光義對黑雕軍很感興趣,趙普也常在信中介紹黑雕軍情況。
隨著黑雕軍在西北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勝利,趙普對侯云策也越來越佩服,開始在侯云策和楊光義兩人之間猶豫不決。
黑雕軍雖強(qiáng),但是地處西北,遠(yuǎn)離了政權(quán)中心,歷來左右政局變化的都是處于中樞之地的禁衛(wèi)之軍,邊境之軍再強(qiáng),也只能稱霸一方,左右不了國局勢。楊光義在禁軍中威信頗高,極似本朝太祖,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若要成事,必為楊光義。最終,趙普還是選擇了楊光義。
趙普一行是快馬,沿馬嶺水南下,沿途有驛站住宿,很快就到了河中府。
洛水、無定河、黃河都要穿過河中府,河中府過往商賈頗多,雖說大林朝頗有中興之相,可是在交通便利的水岸邊,仍然活躍著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盜賊,衙門屢次征伐,甚至動用的河中府牙兵,無奈盜賊們滑如魚鰍,讓官軍們無處著力,所幸盜賊都是本地人,向來只求財(cái)不傷人,衙門無奈之下只能默許了他們的存在。
七月二十五日深夜,天空如被驚雷擊破,傾盆暴雨猖獗了整整半夜,無定河水暴漲。黃河兩岸的居民心又懸了起來。
良山驛站是河中府城外最好驛站,顯德四年初,房舍經(jīng)過重新翻整,雖說雨大,屋內(nèi)卻沒有一處漏水。
良山驛站接待過無數(shù)南來北往的高官顯貴,趙普這種極別的官員更如過江之鯽。趙普出身小吏世家,對人情世故極為了解,找到驛丞,送上幾貫林元通寶,很快就和朱驛丞搭上關(guān)系。
朱驛丞就讓趙普住進(jìn)了一個(gè)單獨(dú)小院子,還豪爽地送過來兩根新鮮羊腿。
趙普的一名隨從在廉縣學(xué)得一手煮羊肉的好手藝,煮了一大鍋香氣撲鼻的羊肉湯。朱驛丞是大腹便便的漢子,素來喜美食,愛喝上一口。他沒有想到羊肉湯會有這么香法。雖隔著院墻,讒蟲已從肚子里被勾了出來。朱驛丞提了一罐侯家商鋪送來的老酒,一搖一擺地來到了趙普所住的小院子。
正在酒酣飯飽之際,一名精瘦年輕人來到了院中,老遠(yuǎn)拱手道“好香肉湯,朱驛丞有妙食為何不請三郎?”
三郎是河中府參軍事,二年前由許州來到河中府,他為人八面玲瓏,上上下下都能說得上話,三郎和朱驛丞也是極好朋友,兩人常在一起吃喝玩樂,間或還一起到妙香樓風(fēng)流快活。
朱驛丞笑罵道“我說是誰,原來是三郎,你真有口福,來嘗嘗塞外好滋味。”
三郎也不客氣,落落大方坐了下來。趙普、三郎和朱驛丞地位相當(dāng),又均是見多識廣之人,幾杯酒下肚,談興大起。
三郎和朱驛丞倆人皆醉,趙普酒量甚好,送走兩人之時(shí),在小院中坐了一會。
此時(shí),月光透過云層,淡淡的清輝輕拂著大地,蟋蟀在雜草中鳴叫,好一幅夏日夜景,本應(yīng)高興的趙普卻有些心煩意亂,洗浴之后,站在窗前遙望著黑沉沉地遠(yuǎn)處,突然閃電從天而降,隨后雷霆大作,暴雨如注。
第二天,雨過天睛,空氣分外清新。
趙普換上青色圓領(lǐng)長衫,帶上束了一圈綴著玉佩的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