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治今遼寧遼陽市人,明天啟二年1622年于廣寧歸清,授游擊世職,駐防遼河沿岸。天聰初與范文程等應(yīng)召入文館,贊畫機要。
聽他說完,皇太極沉思著,顯然極難決斷,再次轉(zhuǎn)向范文程。
范文程知其意,道“果是好計策,但文程以為為時尚早。文程以為,攻取明朝京城,我方縱使全力以赴也決非一日之功,薊遼之間相隔不遠(yuǎn),而袁崇煥此時勢頭正足,其必拼死相救,如此極易遭受兩面夾擊,即便僥幸得逞,必也元氣大傷。
另外,東江上還有個毛文龍,這個人雖極為不屑,卻也曾取得過‘丁卯之役’的戰(zhàn)功,東江又深入我方腹地,他若乘機鬧起來,我方豈不連退路都斷了嗎?
據(jù)文程了解,這個毛文龍仗著天啟給他授的尚方寶劍,最是桀驁不馴,跟袁崇煥一向有隙。文程料定,袁崇煥此番恃寵而來,必不能容他。
待袁崇煥除了毛文龍,我方腹地再無牽掛,我方即可向薊州方向試探,初始先搶掠些財物,壯大我軍。等時機成熟,再直搗明朝京城。
到了那個時候,我軍進(jìn)退必可自如,若成,即可乘勢取之,若不成,不妨再施反間計,正好除了袁崇煥,我方豈不再無顧慮?”
高鴻中由衷地道“文程高瞻遠(yuǎn)矚,思慮縝密,用計可退可進(jìn),果然好計策?!?
范文程不知皇太極的態(tài)度,忙謙遜道“哪里,哪里,文程也是受了高兄的啟發(fā),難免有抄襲之嫌?!?
皇太極笑道“兩位就不要互相謙辭了,哈哈,這正是咱們跟明朝小皇上的區(qū)別,咱們君臣同心,其利斷金?!?
兩個受寵若驚,待要說話,皇太極已正色地道“嗯,策略就這樣定了,靜待時機,一戰(zhàn)而成。不過,咱們也不能閑著,一方面要厲兵秣馬,積極備戰(zhàn),一方面避袁崇煥鋒芒,在明朝小皇上、袁崇煥、毛文龍之間廣施反間計,盡快促成咱們所期望的局面出現(xiàn)。”
兩個齊聲道“大汗宏才大略,全憑大汗做主?!?
皇太極笑道“就不要再互相恭維了,天已經(jīng)亮了,兩位指定也累了,快些去歇歇吧?!?
兩個也確實累了,忙施禮告辭去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