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目前,邊境有后金虎視眈眈,內部有陜西等地大旱,饑民流竄,正該加強溝通,若是裁整了驛站,萬一有變,皇上又靠什么傳遞消息統馭各方?”
李標等紛紛道“韓大人所言甚是,還望皇上三思哪。”
“他們說的也有些道理,可為什么不早說,非要在朕做出決定之后再說,豈不是故意要打壓朕的威信?哼,休想。”暗自盤算著,崇禎冷冷地道“朕難道就要任由蛀蟲們把大明朝掏空?”
韓爌道“對于蛀蟲,當然不能容情,但總不該因噎廢食吧?”
崇禎不耐煩地道“好了,好了,今后有話早說,莫要等到朕做出決定之后,朕金口玉言,只要做出了決定,就絕無更改的道理。”
韓爌等還欲再說,但見一太監匆匆進來,道“啟稟皇上,陜西急報,逆賊王嘉胤、高迎祥勾連饑民,聚眾為賊,膽敢跟官府做對,請皇上定奪。”
崇禎一驚,忙問道“有多少人?”
這太監道“據報,有二萬余眾,還有繼續擴張之勢。”
“二萬余眾,又都是饑民,怎么跟武裝到牙齒的后金兵相比?嗯,安內須得先攘外。”沉吟著,崇禎轉向王在晉問道“袁崇煥那邊可有消息?”
王在晉道“目前嘩變已經平息,但袁督師肯定已經急了,接連上疏要求補發糧餉,說府庫若實在不充盈,建議皇上效仿先帝動用內帑,以防止影響大計。”
“內帑?乃朕的私房錢,好你個袁崇煥,太不識趣,居然當起朕的家來了?”崇禎心生怨恨,道“哼,他這一年除了向朕要糧要餉之外,還做過什么?”
朝臣們自能聽出他的不滿,待要為袁崇煥分辯幾句,高捷搶先道“民間盛傳,說袁督師拿著朝廷的糧餉,卻偷偷跟后金議和,甚至還拿糧餉救助后金受災的地方。”
高捷的話音一落,王永光、袁弘勛、史褷等人立即跟著附和。
這些人自然都是魏忠賢的遺黨,僥幸逃脫,對袁崇煥恨之入骨,無時不想除了袁崇煥,見崇禎話語中透著不滿,立時站了出來。
錢龍錫忙道“民間確有些傳言,皇上切莫信傳言,以免中了后金的離間之計。”
崇禎早就把他當成了袁崇煥的同黨,冷笑道“你咋就知道那些傳言是傳言而不是真的?若不是真的,咋會如此之盛?你們不要以為朕不知道,朕早就聽說了。”
說著,見朝臣們雖無言以辯,卻一臉的不服,暗想“哼,你們以為朕傻嗎?朕必須得隨時敲打著你們。還有那個袁崇煥,無論傳言是真是假,朕都必須再見見,看他咋說。他若是能把遼東的事兒給朕了了,陜西的事兒朕又何患無計?倘若他真的有異志,朕也決不手軟。”
拿定了主意,轉怒為笑道“其實,朕無需你們提醒,朕心里跟明鏡似的,通知袁督師,朕要再次平臺召對他。”說完,即起了身。
李標急道“碰到了陜西這堆干柴,小火星也能燃起大火來,陜西的事兒也該及早定奪哪。”
崇禎站住了道“三邊總督楊鶴是啥意思?”
這太監道“楊大人也有奏疏,說盜賊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建議招撫為主、追剿為輔。”
崇禎道“就依他,給他十萬帑金、五萬白銀、二萬石糧食。”
李標道“數量太少,怕是無濟于事啊。”
崇禎道“朕知道,待遼東的事兒了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