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叛,又該咋處?”
楊鶴道“你過慮了,現在他們不是還沒有既降復叛嗎?果真他們既降復叛,就真的該動兵了。不過,即便興了兵,只要他們肯歸降,本督還是覺得該給他們留一條活路。”
參政洪承疇提醒道“三邊的盜賊跟別處不同,里面有不少遼左的逃兵,這些人可是經過戰陣的,總督切不可小覷。”
楊鶴不以為然地道“逃兵懼死,若是能求得溫飽,斷然不肯為盜賊的,只要咱們加以招撫,他們也是能夠從良的。”
眾人還欲再說,楊鶴擺手制止了大家,信心十足地道“眾位所說也是事實,擔心也不無道理,但本總督既受皇命,必忠皇事,本總督心意已決,眾位無需再言,只管按本總督的既定方針去辦就是。”
眾人聞言,紛紛起了身,卻見中軍匆匆進來,道“啟稟總督,盜賊神一魁既降復叛了,受了他的影響,其他賊首拓先齡、金翅鵬、過天星、田近庵、獨頭虎、上天龍等也跟著重新為盜,請總督速速定奪。”
神一魁部在眾盜賊中勢力最大,楊鶴曾特意把他的女婿接到總督府,同吃同住,才總算讓他接受了招降。
因此,楊鶴不由一愣,嘴上道“這個神一魁,本總督待之不薄,他又因何既降復叛?”
未及中軍答話,接話者道“總因缺少懲戒所致,降叛自由,如此放縱,難怪如此。”
洪承疇道“所言不錯,絕不能再如此放縱了,該動兵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了。”
楊鶴不耐煩地道“你們為什么總會想到興兵呢?以本督看,既降復叛,他們必也因為生活沒有著落,若是有了著落,有誰會甘心為賊呢?”
說著,轉向中軍問道“他們重新為賊之后,有沒有跟官府作對?”
中軍道“還沒有接到這方面的報告。”
楊鶴提高了聲音道“我就說嘛,他們雖重新為賊,卻并沒有跟官府作對,這說明他們就是受饑荒所困的饑民,實在過不下去了,才甘愿為賊的,只要加以招撫,他們還是能夠改正的。”
洪承疇道“縱使他們受饑荒所困,也不該為賊,自古以來,哪有官兵不剿賊寇的?若是再放縱下去,恐大局失控哪。”
楊鶴道“這怎么能叫放縱呢?這分明就是策略嘛。當然,本督也是有底線的,一旦他們膽敢跟官府作對,本督必興兵給以懲戒。不過,本督所說的懲戒,不是剿滅他們,而是要通過懲戒使得他們轉化。”
說著,見眾人還欲再說,起了身,繼續道“諸位還是不要多言了,抓緊按既定方針去辦吧。”
說罷,不慌不忙地進了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