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丟四城,咱們也必須再返遼東,而且,咱們這次再返遼東,不主動進攻,只給明軍造成壓力,促使孫承宗加快實施他的堡壘計劃。
哼,待時機成熟,咱們繞過他的堡壘,給其致命一擊,不要明朝小皇上趕他,恐怕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在遼東呆下去。”
待他說完,眾人立即由衷地贊道“大汗真乃諸葛孔明再世,后金焉能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皇太極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滿心歡喜,頗有點兒賣弄地道“讓我猜猜,現在的孫承宗在干啥呢?哦,對了,他肯定又在擺弄他的那些堡壘,再具體一點兒,他應該是在趕往大凌河的路上,估計快到了。”
遵永大捷后,崇禎愈發倚重孫承宗,不僅不吝官位賞賜,對其關內外政事的意見,也一概予以采納。
孫承宗感恩戴德,焉能不誓死效命?此時,果如皇太極所料,已到了大凌河。
為啥呢?因先前高第盡撤寧錦防線,右屯、大凌河等多城被毀。
親到現場看罷,孫承宗不由犯起了思量。
顯然地,他也想到了皇太極所說的那些,但這些城凝聚著他多年的心血,而且,這也會影響到關寧防線的安全。也可以說,沒有了這些城,整個關寧防線都是不完整的。
縱使如此不停地勸著自己,孫承宗還是遲遲拿不定主意。
這日,還在猶豫,中軍進來道“啟稟督師,據線報,通奴軍隊正往遼東而來。”
“通奴再度返遼東?”孫承宗反問了一句,見中軍點了點頭,又問道“現已到了哪里?”
中軍道“通奴兵這次也奇怪,不象是要來打仗,倒似是來度假的,慢吞吞地,一天行不了幾十里路。”
孫承宗道“皇太極乃狡猾之人,無論其如何表現,咱們都要守好自己的防線,莫要中了他的奸計。”
說著,內心堅定起來,又道“右屯、大凌河等城還是抓緊修好吧。”
中軍道“如此甚好,只是錢的問題,咋解決?”
孫承宗道“向皇上開口吧,正好讓皇上幫著斟酌斟酌。”
接到后金軍重返遼東的消息時,趕巧孫承宗的奏疏到了,崇禎當即批了“同意,速辦”四個字,卻見傳旨太監慢吞吞地不肯去,登時會意,道“為緩解財力不足,朕決定,加派遼餉153萬兩,合原先加派共計680萬兩。”
說著,見傳旨太監轉身要走,驀然又記起了什么似地,近乎感嘆道“另外,命戶部抓緊籌措,陜西的災民也該賑濟了。唉,這兩件事辦好了,朕才能真正無憂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