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英郡王阿濟格,率部退回大清境內(nèi),不無自得地環(huán)視著諸將道“這次入塞咋樣?”
諸將紛紛道“收獲甚豐,堪稱完美。”
阿濟格興奮地道“好一個‘收獲甚豐,堪稱完美’,走,咱們給皇上報喜去。”
話音未落,中軍匆匆而來,道“啟稟英郡王,后軍有四千人因行動稍慢了點兒,遭到明軍突襲,折損過半。”
阿濟格道“不會吧,明朝哪里還有膽敢突襲我四千人隊伍的軍隊?”
中軍道“事實若此,逃回來的人都這樣說。”
阿濟格一愣,忙問道“何人所率?”
中軍道“據(jù)逃回來的人說,帶兵的姓盧,叫什么盧象升。”
“盧象升?”阿濟格反問了一句,見中軍點了點頭,道“這個盧象升有些門道,雖為文官,卻力大無窮,又知兵,皇上第一次入塞時,官兵都跑了,他反而組織了萬余人跟皇上對抗。
打那以后,他深得明朝小皇上的賞識,調(diào)他去清剿流寇,他屢屢建功,一路飆升至五省軍務(wù)總理。唉,碰上了他,也難怪。”
諸將紛紛不服道“英郡王莫要張他人志氣,滅咱們自家的威風,袁崇煥都死了,他難道比袁崇煥還厲害?”
阿濟格正色地道“袁崇煥練就了一支關(guān)寧鐵騎,他則建立了一支天雄軍,這支天雄軍比之關(guān)寧鐵騎也毫不遜色。
你們想想吧,他們從湖廣遠道而來,居然還有這樣的戰(zhàn)力,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們就是有膽有識能戰(zhàn)的虎狼之師啊。”
諸將又道“難道咱們還怕了他不成?”
阿濟格笑道“對于高手,要想戰(zhàn)勝他,必要重視他研究他,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何來‘怕’這一說?”
驀然,有人高叫了一聲“好,說的好。”
阿濟格聞聲,忙回頭去看,居然是皇太極!
阿濟格率部出征后,皇太極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注著戰(zhàn)場形勢。
這日,正一個人看地圖,范文程進來道“啟稟皇上,崇禎這次把盧象升也調(diào)了來勤王。”
皇太極一愣,道“快呀,命快馬通知阿濟格,免得他吃虧。”
范文程道“不用了,英郡王已退回境內(nèi),可惜后軍還是慢了點兒,受了點兒損失。”
皇太極嘆了口氣,道“這個盧象升,果然不同凡響,總得設(shè)法除了他。”
范文程道“現(xiàn)在恐怕還不行,崇禎對他信著呢。”
皇太極冷“哼”了一聲,道“信著呢?對崇禎來講,信其實就是不信,只要朕用計讓之防區(qū)出現(xiàn)問題,崇禎還會再信他嗎?不會,肯定不會。”
說著,用手指指著地圖,又道“朕命阿濟格的部隊秘密在邊境上駐扎下來,待崇禎對盧象升的信任再高一點兒,阿濟格率部即擇機造成入侵宣府的假象,等把盧象升的人馬都騙到宣府,再乘虛而入,犯云陽、晉陽,看崇禎還怎么再信他?”
范文程不以為然,卻不好反對,道“倒是可以一試,不過,皇上不必著急,這個盧象升亦不久矣。”
皇太極“哦”了一聲,不解地看著他。
范文程稍頓了頓,道“有消息說,崇禎奪情啟用楊嗣昌,這個楊嗣昌跟盧象升不是一類人,兩人必起爭執(zhí),縱使崇禎再信任,其必多受掣肘,機會不就來了?”
皇太極喜道“所言甚是,其實,大明朝最不堪的就是這種無休止的內(nèi)斗,嗯,讓他們斗吧,他們斗得越狠,咱們的機會就越多。
所以哪,朕的計策必須得執(zhí)行,倒不是朕貪婪,朕必須得給他們的內(nèi)斗添加一點兒佐料。”
“佐料?”范文程自語著,恍然大悟,道“皇上的意思是說,計策若成,就趁機擄掠一番,若不成,就給盧象升添一功勞,也為其內(nèi)斗增加點兒本錢。”
皇太極微笑著點了點頭,驀然又記起了什么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