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勸司馬囧的《五難四不可》,忍不住想“咱何不也做《五難四不可》?咱不求別的,只要皇上認為咱糊涂,不要咱辭官,皇上也絕對不會再用咱。”
拿定了主意,熊文燦筆走龍蛇,一蹴而就,命快馬上報。
這日,楊嗣昌不耐煩地沖向陳新甲道“姚明恭這是給咱推薦的啥人?王家楨都派人催過三遍了,這個熊文燦居然還沒有趕過去上任。”
陳新甲道“楊公還不知道,明恭跟這個熊文燦為姻妮。不過,明恭也算是舉賢不避親,這個熊文燦指定思想上的問題還沒解決,若是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了,這個人還是有些門道兒的,譬如他平定東南沿海海盜?!?
楊嗣昌一愣,驀然又記起了自己的父親楊鶴,不無擔心地道“那是他最出色的戰(zhàn)績,人哪,往往會因為自己最出色的地方而形成思維定勢,他不會也這樣,只想著招降吧?”
陳新甲道“只要是真歸降,招降也沒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形成合力一致對外?!?
楊嗣昌不以為然,卻一時間無話可辯。
陳新甲見其半晌不語,知他并不認同自己的想法,又道“人的思想是至關(guān)重要的,思想問題不解決,啥也做不好。楊公不是一慣最看重這一點兒嗎?”
說著,見楊嗣昌不解地看著自己,繼續(xù)道“楊公在圣旨之外,都要附上一封親筆信,豈不是正說明了這一點兒?真的,人單靠強壓是不行的,須得讓其心服口服?!?
楊嗣昌嘆了口氣道“是啊,所以才說溝通難,所謂的溝通實際上就是要讓人心服口服,我等縱使年過半輩,在這方面也還欠缺?!?
陳新甲還欲再說,卻聽有人接話道“哼,對有些人來說,拳頭永遠大過嘴巴,譬如熊文燦?!?
楊嗣昌、陳新甲忙循聲去看,居然是崇禎,忙一齊跪倒行禮。
崇禎接到熊文燦的《五難四不可》,哭笑不得,便來尋楊嗣昌,趕巧聽兩人在說及熊文燦,便開口說了話。
等這兩個行罷了禮,崇禎把手中的奏疏遞給楊嗣昌,道“你們看看吧,這就是你們所說的熊文燦?!?
楊嗣昌接了,忙招呼陳新甲一起來看,但見上面寫著
“古之用兵者,無不擇時而發(fā)。”你不發(fā)兵,可張獻忠他發(fā)兵,咱都等著挨刀?還有這個,“賊之所憂者,糧也??蓪⒑系任迨≈Z,焚之。賊必敗崩”……
這兩個看罷,不由搖頭哭笑不得。
崇禎已怒道“真天才,賊人是敗了,可那五省的人也都餓死了!熊文燦,你少給我裝孫子!滅不了張獻忠,我砍你腦袋!”
楊嗣昌猛然記起他跟姚明恭是姻妮,忙道“他哪里是這樣的水平?”
崇禎怒極反笑道“愛卿以為朕不知嗎?你告訴他,朕不是好糊弄的。”
楊嗣昌登時又聯(lián)想到了自己,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待崇禎離去后,忙去姚明恭處討了書信,命快馬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