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李自成正遠眺開封,感嘆道“開封乃河南的樞紐和腹心,地處交通要道,取了開封,河南和中原皆可圖,從而掐斷河北跟南方的聯系,河北可取矣。”
李巖道“闖王高見,無奈總兵陳永福及游擊高謙急速回援后,巡撫高名衡背城苦戰,我軍數攻無果,反折了不少將士。”
李自成道“是啊,這開封城不同于洛陽,自成苦思數日,竟仍無計破之。”
李巖正欲再說,卻聽有人接話道“既無計,不妨撤兵。”
李巖、李自成忙一齊回頭去看,竟是牛金星、顧君恩兩個,后面還跟了個矮個子老道,話正是這矮個子老道所說。
李巖、李自成均曾聞,宋獻策人送外號“宋矮子”或“宋孩兒”,知這矮個子老道必是宋獻策無疑。
李巖不由回頭看了一眼李自成,李自成會意地笑了笑,旋即上前,躬身道“必是宋神仙吧,李自成仰慕已久,今日終有幸得見,足慰平生矣。”
宋獻策早就不滿朝廷的腐敗,有心加入義軍,卻又不屑于義軍的短見和所作所為,便打著云游四方的幌子,暗地考察各路義軍。
李自成所部的轉變,引起了宋獻策的注意,但他不想輕易委身,便一直暗中跟著。
這日,正于李自成所部附近逗留,見不少百姓圍攏了邊往墻上看著邊交頭接耳地議論著,忙湊過來看,墻上所貼竟是自己的畫像!納罕之余,再去細看,卻是李自成的訪賢布告!
“一個流寇頭子,竟能有如此胸襟?”宋獻策質疑著,四處去轉,見這布告居然鋪天蓋地,忍不住想“看來,這倒是真的,不然,他又怎么肯如此折節?
罷了,咱也都考察過了,也就只有這李自成或許能成大器,咱不妨就投了他。”
想著,轉身向李自成所部中軍大帳而來。
正行著,突然有人抱住了自己,大叫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正是牛金星,牛金星跟顧君恩兩個接令后,把宋獻策的畫像和訪尋布告張貼的到處都是,卻仍沒有宋獻策的蹤跡,免不了暗暗著急,便拖了顧君恩一起出來,親自查訪。
仍是無果,正泄氣,驀然見宋獻策正于前面一個人緩緩行著,唯恐他再走掉,忙過來抱住了,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
宋獻策跟牛金星相熟,卻并不看好他的人品,見是他,意外地道“牛先生怎么在這兒?”
牛金星喜極,顧不得回答,沖向顧君恩道“逮著了。”
顧君恩忙過來行禮。
宋獻策登時明白過來,又對顧君恩仰慕已久,忙著還禮。
牛金星則借著這個機會把自己如何向李自成舉薦,李自成又如此思賢若渴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
“如此說來,李自成倒果真是個能成大器的主兒,咱就跟定了他。”
暗想著,宋獻策道“帶我去見闖王,宋某正好有話跟他說。”
牛金星自得地看了一眼顧君恩,見顧君恩點了點頭,已率先而行。
宋獻策也不客套,在后面緊緊跟隨,到得近處,恰聽得李自成跟李巖說話,心中一激,不及牛金星和顧君恩引薦,便開了口。
開口之后,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語,暗想“失語歸失語,卻正好驗證一下這個李自成到底是否名實相符。”
這念頭還在轉著,李自成已過來了,忙跪倒還禮,嘴里道“江湖傳言,十八孩兒當主神器,宋某安敢當神器之主如此大禮?”
其時,李自成心中已生此念,聞言,大喜,道“先生精于奇門遁甲及圖讖等術,乃當世神仙,能得先生相助,乃自成之福,天下蒼生之福。”
說著,已扶起了他,又道“先生當為軍師。”
宋獻策忙又跪倒,再拜道“多謝闖王。”
李自成以半跪之禮,再次扶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