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第道“以我們目前的勢力,無論是大順還是大清,都戰之不過,要想保全自己,必須選邊站。
大順這邊,雖說逼死了皇上俘虜了太子占領了京城,必將招致不少的反對,但是,唐通、白廣恩等等不少人都歸降了,又有百姓的擁戴,唐通說的沒錯,大順已是眾望所歸。
更重要的是,咱們一向待在遼東,與大順間沒有仇恨,而且大順看重咱們,平西伯的父親等親人還在京城,須得大順予以照顧。
大清這邊呢,雖說有咱們的老總督和平西伯的舅父等人,但他們至今沒有多少權力,而且咱們與之仇殺多次,極難返顏,更關鍵的是,他們屬異族,由此招來的反對會更多。
還有另外一個事實,便是皇太極死了,福臨繼承了皇位。福臨不過孩童,大權由咱們的死敵多爾袞執掌。這個過程中,雖沒有生亂,他們的內耗也不少。
他們倒是也派來了使官,但兩害相權取其輕,高第以為還是站大順這邊好些。”
黎玉田等紛紛附和。
吳三桂沉思著道“既然大家都跟三桂一樣,最先想到的是要保全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把事情做絕,到什么時候都為自己留有余地。”
說著,見大家一齊不解地看著自己,進一步道“譬如說,咱們保持相對的獨立,只是向大清借兵,打敗李自成,扶太子登位,應該也不是不可。”
高第道“果那樣,當然不錯,但李自成他們既然能攻入京城,就說明他們當中有能人,不會傻到被人騙的地步,多爾袞更是如此,只怕到時候不好控制。”
吳三桂不滿道“不試,又怎么知道?”
黎玉田道“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走那一步,不過,大順若是敢逼咱,咱就走那一步。”
眾人紛紛附和。
吳三桂想了想,道“好,凡事做兩手準備。”頓了頓,又道“告訴唐通,讓之去守山海關,咱們進京去參見大順皇上。另,張貼告示安民,就說本鎮率所部朝見新主,所過秋毫無犯,爾民不必驚恐。”
唐通正擔心,聞報大喜,跟吳三桂辦理過賞銀交割,自去接管山海關。
吳三桂則率部徑奔北京。
二十六日,行至河北玉田縣,吳三桂沖左右道“這兒離京城不遠了,命大家停下來,好好收拾一番,莫要被人小瞧了。”
話音未落,但見中軍領了一人匆匆而來,吳三桂識得,正是父親的貼身家丁,心里猛地一動,已問道“你咋來了?”
這家丁見是吳三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道“大順軍逼餉,把老爺給抓了,少夫人也被劉宗敏奪去,獻給了李自成。”
吳三桂只覺腦袋“嗡”地一聲,半晌才道“你這奴才,咋地才來稟報?”
這家丁道“出不來啊,城門被關了。”說完,唯恐吳三桂不信,不無后怕地道“真的,可慘了,嘉定伯周奎被殺了四個子侄,逼出了五十三萬兩銀子,還有陳演,交了四萬兩銀子,愣是沒能保住命。”
吳三桂看了看高第等人,問道“照你這么說來,所有的降將降官都被逼餉了?”
這家丁忙不迭地點頭稱是。
黎玉田道“果如此,哪里會眾望所歸?分明就是流寇作為嘛,還哪里會有什么希望?我等不妨以平西伯所言行事。”
吳三桂恨恨地道“哼,你無情就別怪我吳三桂無義,不過,咱們且不聲張,待跟清兵談妥了再說,若是能跟南京聯系上更好,不過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