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竟全如劉方興所料,墜入設計而不自覺。
其實,也不能完全說高杰不自覺,只是許定國“裝孫子”讓之愈發(fā)輕視,酒過三巡,不僅給許定國限定了隨之北伐的最后期限,還佯作不經意提及了其遣子納款的事兒。
許定國大驚,不得不依劉方興之計行事,且不細說。
單說高杰部將總兵李本深、左協(xié)總兵郭虎、蕩寇將軍總兵王之綱等,見高杰一夜未歸,睢州城門又關閉不開,心中生疑,率兵至南門查問。
單長庚、潘一鳳兩個,待許定國跟劉方興離去后,即調集兵力加強城門防守,剛忙完,聞得李本深等率兵而來,以為事有泄露,也不去答話,即命守城兵將放箭。
李本深等猝不及防,登時有數(shù)十人中箭,待慌忙撤至安全之地,左協(xié)總兵郭虎、蕩寇將軍總兵王之綱等紛紛道“許定國膽敢如此,興平伯必已遭不測。”
李本深附和道“所言甚是,有想替興平伯復仇者,且隨我拿下睢州城!”
說著,人已驅馬沖了上去。
眾人稍愣了愣,也一齊吶喊著往前沖。
高杰的這支隊伍,從西北到這里,沒少經了戰(zhàn)陣,又聞聽為高杰復仇,竟個個如狼似虎般地不惜命,冒著箭雨爭先恐后。
許定國所部,幾曾見過這等軍隊,為其氣勢所懾,雖有城墻作為屏障,一陣對射之后,城上的弓箭手也已傷亡過半,余者則慌亂得無法開弓。
李本深等乘勢進至城下,搭了云梯攻城。
單長庚、潘一鳳兩個見勢不妙,接連斬殺了幾名后退者,所部官兵這才上前跟李本深等展開了爭奪。
無奈李本深等志在必得,全力而為,雙方對攻了不到一個時辰,李本深率部登上城墻,左協(xié)總兵郭虎、蕩寇將軍總兵王之綱等則破城門而入。
單長庚、潘一鳳兩個原以為自己至少可守十日以上,不想還不到半日城就破了,沒奈何只得率部潰退,偏遇上了李本深和胡茂禎,單長庚接戰(zhàn)李本深,潘一鳳則接了胡茂禎。
戰(zhàn)了不到三個回合,李本深奮起神力,一刀將單長庚斬于馬下。
潘一鳳跟胡茂禎戰(zhàn)成了平手,聞得單長庚有失,不由一愣神,胡茂禎抓住機會,抬手一槍,正中其哽嗓咽喉,潘一鳳悶“哼”一聲,摔下了馬。
這兩個所部見了,紛紛棄械投降。
李本深只冷冷地掃了他們一眼,即面無表情地問道“興平伯找到了沒有?”
中軍忙上前道“郭、王兩位將軍剛剛命人傳來消息,說是在已故尚書袁可立府找到了興平伯,只是……”說著,竟哭出了聲,無法再說下去。
李本深立時被一股不祥的預感所包圍,但他還是心存僥幸地道“只是什么,你倒是快說呀!”
中軍哭哭啼啼地道“只是已不在人世,據(jù)郭、王兩位將軍判斷,應該是死于炮火,那真叫一個慘哪,連個完整的尸體都沒有,郭、王兩位將軍估計現(xiàn)已收殮了。”
李本深聞言,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半晌,方始緩緩地站了起來,臉上則溢著怪怪的笑,驀然,他大喊了一聲“殺啊”,沖入俘虜中砍殺起來。
受其感染,所部亦跟瘋了一樣,屠殺睢州及方圓百里,村落為墟。而后徑去攻許定國據(jù)守的考城,久攻不下,始歸。
其時,史可法正嘆息道“可法當初選擇外出督師,除了怕引起內訌外,委實也不想?yún)⑴c其中,所謂眼不見心不煩。”
幕僚閻爾梅接話道“大人倒是眼不見心不煩了,可朝廷成了什么樣子?皇上聲色犬馬不問政事,馬士英、阮大鋮獨攬朝政,大興黨獄,內斗不休。若是有大人主持公道,何止如斯?”
史可法既想置身事外,便不想多議朝政,搖了搖頭,道“不少事,可法也是無可奈何的,既無可奈何,可法只有以身報國,做到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