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不傻,見鄭鴻逵跟鄭成功嘀嘀咕咕,唯恐鄭成功做出違逆之事,命其弟鄭世忠嚴加看管,虧得鄭鴻逵從中斡旋,鄭成功才乘其弟鄭世忠不備逃了出來。
剛到金門,博洛背約,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的母親田川氏自縊身亡的消息便傳了過來,鄭成功抗清的決心更加堅定,收攏父親的舊部,堅持在東南沿海抗清。
鄭芝龍原以為降清之后不但能夠得保家業,還可以加官晉爵,不想竟被挾持到了燕京。
后來,奉清廷之命,派其家人李德與二位使臣送海澄公敕印入閩,福建總督劉清泰并附書保其安全,且派遣其子鄭世忠持鄭芝龍書勸之,招降了鄭芝豹等。
因鄭成功堅辭不受,清廷先是怒囚鄭芝龍于高墻、鄭芝豹于寧古塔,后被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矯詔令斬鄭芝龍與其親族于燕京柴市口。
這是后話,且不細說。
再說時為唐王的隆武帝之弟朱聿鐭,以及隆武朝的官員,驚聞噩耗,紛紛逃至廣州。
其時,廣東仍由桂王朱由榔掌控。江西贛州失守后,肇慶距離贛州雖還有相當一段路程,駐扎肇慶的朱由榔還是大驚,倉皇逃往廣西梧州,竟置廣東全省于不顧。
隆武朝的大學士蘇觀生,乘機聯同大學士何吾騶、廣東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曾道唯等擁立朱聿鐭為監國,以都司署為行宮。
十一月五日,四十一歲的朱聿鐭,按兄終弟及的原則,繼位稱帝,以明年為紹武元年,命蘇觀生為首席大學士,封建明伯,掌兵部。
捷先、曾道唯、顧元鏡、王應華等人都入閣為大學士兼任各部尚書,洪朝鐘在十天之內升官三次,當上了國子監祭酒。
因為太過倉促,雖舉國上下忙成了一團,朱聿鐭的龍袍和幾千官員的官服還是不得不假借粵劇伶人的戲服。
軍隊更是只有廣東總兵林察所部,迫不得已,蘇觀生招來了石壁、馬玄生、徐貴相、鄭廷球四姓海盜,借以增強實力。
顯然地,這一切才剛剛結束,蘇觀生還未及舒一口氣,朱由榔已派兵科給事中彭耀、兵部主事陳嘉謨前來,以藩王之禮拜見朱聿鐭,規勸其取消帝號。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按照倫序,隆武帝遭遇不測后,皇位應該由當時明神宗的唯一男性后裔桂王朱由榔繼承,原就有意擁戴桂王朱由榔的廣西巡撫瞿式耜,便與兩廣總督丁魁楚、巡按王化澄、呂大器等推舉朱由榔監國。
朱聿鐭于廣州稱帝的消息傳至梧州,朱由榔君臣大驚大怒,四日后回到肇慶,再于十八日登極稱帝,改元永歷,隨即派了這兩個前來廣州。
蘇觀生,原名時澤,字宇霖(一作汝臨),乳名初七(其母生其于農歷八月初七),東莞人。
弘光帝時,官至戶部主事。清軍南下,避兵至杭州,與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兩個一道擁立朱聿鍵做了皇帝,因功任禮部右侍郎兼學士。
又向能清廉自持,也稍微有些文采、學識,雖沒有什么名望,隆武帝對他的眷愛和恩惠還是超過了其他的朝臣,很快就就破格提拔為東閣大學士,代表隆武帝先行赴贛州,謀劃江西、湖廣。
蘇觀生自然懂得倫序,之所以倉促擁立唐王朱聿鐭登基即位,除了要報答隆武帝的知遇之恩,還因為他曾經想跟擁立朱由榔的丁魁楚等人一道干,一向瞧之不起的丁魁楚,拒絕跟他商量,呂大器甚至還訓斥了他一番。
到了這個時候,他豈能再任由他們擺布,轉向紹武帝道“凡事都有個先來后到,彼等此舉實為大逆不道,當斬其來使,再令陳際泰督師攻打肇慶。”
紹武帝自也憤怒,即道“全以愛卿之言行事。”
永歷帝當然不能示弱,以廣東學道林佳鼎為兵部右侍郎總督軍務,夏四敷任監軍,會同從韶州調來的武靖伯李明忠帶領一萬多名士卒迎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