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為名,拒不接受魯王監國,而鄭彩與弟弟鄭聯、楊耿等人則反其道而行之,理由是魯王雖弱,卻抗清,而且弱不過是暫時的,總有強大的時候。
顯然地,這理由不過是鄭彩講在嘴上的,他在這樣盤算正因為弱,魯王才好控制,而且,咱所要的不過就是他的旗號,有了他的旗號,咱才能發展壯大,就跟當初伯父控制隆武一樣。
盤算既定,鄭彩轉向鄭聯道“尋到魯王了嗎?”
鄭聯道“楊耿等人去他經常活動的海域找過了,沒有找到,不過,有人看到他們向舟山方向去了。”
鄭彩一愣,反問道“難道他不知道黃斌卿跟鄭鴻逵、鄭成功一樣不肯接受他嗎?”
鄭聯道“豈能不知?不久前,黃斌卿還炮擊了他的興國公王之仁,他這也是被逼無奈啊。”
鄭彩道“所言不錯,他到了這一步,咱去接他,更能讓之感動。”
鄭聯道“那,我這就去接他?”
鄭彩道了聲“好”,卻又道“不可。”
說著,見鄭聯一臉不解,接著道“咱們去接的可是監國,不能失了禮數,而且咱們跟黃斌卿也分道揚鑣了,人去少了,恐他故意刁難。”
鄭聯道“那又該咋辦?”
鄭彩道“我親自去,跟定波將軍周瑞率舟師四百艘前去,看他黃斌卿敢說半個不字?”
卻不知黃斌卿把魯王等當成了燙手山芋,聞知來意,巴不得馬上扔掉,當即親自引了他來。
他打定了主意要把官樣文章做足,見魯王跟張名振看到他均一臉的錯愣,忙緊行幾步,跪倒磕頭道“鄭彩迎接來遲,還請贖罪!”
魯王登時猜到了他的來意,忙扶起他,動情地道“國難當頭,本王危急之時,將軍挺身而出,不僅無罪,反而當為大功!”
鄭彩目的達到,佯作誠惶誠恐地把自己迎魯王入福建以圖復興的意思講了,而后畢恭畢敬地等候魯王示下。
魯王不疑有他,白了正冷眼旁觀的黃斌卿一眼,自得地道“好,為彰將軍之功,本王且封將軍為建威侯,日后建功,另有封賞。”
鄭彩大喜,忙謝恩,謝恩畢,湊至魯王耳邊悄聲道了句“為防遭人陷害,我們不妨就啟程”,見魯王連連頷首,擁了魯王揚長而去。
剛至金門,鄭芝龍便派人傳過話來,讓鄭彩獻出魯王向清廷請賞。
鄭彩不愿降清,卻也不想自絕后路,把朱以海藏起來,找了一個相貌類似的人充當替身,萬一鄭芝龍帶人來抓,即把替身縊死蒙混過關。
虧得鄭芝龍到福州后很快就被清軍脅迫北上,顧不上過來捉拿,朱以海才得以在鄭彩軍駐地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