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更名忠貞營的消息傳開后,其他的大順東路軍余部,因在何騰蛟處得不到糧餉,除了郝搖旗、王進才二部留下外,先后移營北上,在駐岳州的馬進忠部接應下轉入荊州地區,實現了東、西兩路大順軍的會合,聲勢大振。
何騰蛟不僅不從自身查找問題,反而疑心堵胤錫在背后弄事,借以壯大自己的勢力,心中極為不屑,免不了要在背后對堵胤錫拳打腳踢。
堵胤錫自然也知道,但他在想“事已至斯,再大莫過于復國,而要復國,則必須聯合和爭取一切能夠聯合和爭取的人,哪怕個人遭受委屈,甚至于犧牲。”
堵胤錫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如是想就如是說了出來,見眾人雖有所不解卻還是紛紛點頭,心里甚慰,又道“所以哪,今后,這些事可以了解,但不可以說出來,以免影響了團結。”
說著,目光又轉到了地圖上,邊看著邊道“咱們現在擁有了一個不錯的形勢,我想咱們不能浪費了,必須要有所作為。”
眾人深為其所感動,紛紛稱是。
他頓了頓又道“我的想法是,我率領本部兵馬會同忠貞營攻下荊州;同時,請湖廣總督何騰蛟跟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章曠等率軍由岳州北上。
雙方會師后合兵一處,共搗武昌,接著便可引兵東下,直指贛、皖大地,若能一鼓作氣,天下局勢或尚可有為。”
說到這里,他看了看眾人,一臉征詢地道“諸位以為若何?”
顯然地,他的舊部還在沉思著,忠貞營的李過、高一功等已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興奮地連連高聲叫“好”。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這荊州的守將叫做鄭四維,原曾經是李自成的部下,李自成南撤途經荊州時,命大順原駐荊州的主將任光榮隨其東撤,留鄭四維協助孟長庚守荊州。
鄭四維乃河南省尉氏縣洧川東里今朱曲村人,幼年就頑皮失學,品行惡劣,長大后更是橫行鄉里,惡拿橫索,每為父老側目。
李自成率部戰河南,鄭四維趁混亂加入了李自成所部,因作戰勇猛而屢得升遷。任光榮率所部六千余人入駐荊州,他以偏裨將校的身份跟著而來。
任光榮在時,鄭四維還有所畏懼,任光榮走后,鄭四維心里便開始打起了小鼓,及至聞知李自成遭遇不測,大順東路軍被打得支離破碎,星落云散,任光榮也不知所終,鄭四維居然殺死主將孟長庚,率部去投了清英親王阿濟格。
其時,長江中游地區已至夏天,悶熱潮濕的溽暑天氣,讓來自白山黑水之間的八旗將弁感到嚴重不適。阿濟格見鄭四維主動來降,備為嘉賞,當下便委他任副總兵、率領本部兵馬守荊州,自己則不等詔命忙著班師。
之后不久,先是義軍出身的馬進忠部脫離降清的左夢庚,來取荊州,又有由陜西漢中經四川達州、夔州等處進入荊州境內的大順西路軍,得知鄭四維降清,攻下了荊門、當陽,來向鄭四維復仇。
因不適應湖廣的天氣,八旗將弁沒人愿意留在湖廣,湖廣一帶除了總督衙門的少量軍隊,主要是投降過來的原明軍或大順軍在當地駐防。
鄭四維無計可施,只得向清廷緊急求援。多爾袞唯恐發生“雪崩”似的潰敗,命清總督八省軍門、梅勒章京佟養和,以高官厚祿善待鄭四維,將阿濟格留在湖北的“紅衣大炮”火速劃撥給鄭四維,以全力支持其荊州守城之戰。
李過、高一功等雖誓死要拿下荊州,無奈將士們長途奔波體能耗盡,且不適酷熱,原有的攻城火器也遺棄殆盡,而佟養和調來的火炮威勢兇猛,糧彈充足,荊州城又經過多次整修,固若金湯。
圍城半月,強攻不下,李錦、高一功等損兵折將,銳氣大喪,只好撤圍離去。
正是因為這一段,堵胤錫唯恐忠貞營受挫,才有了這一問,見李過、高一功等如此,暗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