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跟清軍僵持。
多爾袞之所以匆忙回京,除了跟多鐸兄弟情深,更怕朝廷里有人乘機搗亂。
回到北京,多鐸已故,多爾袞親自操辦了多鐸的喪事,當(dāng)然,他也確認了在自己出征的這段時間里,京城里并無異動。
期間,清軍相繼又攻克山西的部分州縣,形勢有所好轉(zhuǎn),但多爾袞耽心在山西被牽制的兵力太多,曠日持久終將影響全國,決定再次親征。
不過,多爾袞當(dāng)然不能讓朝臣們知道自己真實的想法,臨行前他召集朝廷各衙門滿、漢官員作了一番解釋:本王之所以要再次親征,并不是將士們不能勝任,而是怕將士們騷擾百姓而已。
多爾袞的再次親征,又歷時一個多月,雖然他本人沒有取得什么戰(zhàn)果,但他命陜西方面的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李國翰、陜西三邊總督孟喬芳等人率部配合作戰(zhàn),復(fù)明勢力的敗象已現(xiàn)。
就在多爾袞結(jié)束親征后不久,姜瓖不得不召集諸將商量對策。
姜瓖已不止一次地召集諸將商量對策了,準確地說,他幾乎每天都要召集諸將商量。
沒辦法,大同被圍已經(jīng)八個多月了,城內(nèi)不僅跟外界的聯(lián)絡(luò)完全斷絕,糧彈也早已俱盡,再等下去無疑就是等死。
這個時候,把諸將召集起來,不單純要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更能夠防止諸將因絕望而發(fā)生兵變。
顯然地,局勢還在繼續(xù)惡化,諸將這次已不再只顧擺問題訴苦,而是提出了或降或突圍兩個選項。
姜瓖沉思著道:“降?絕對不可能。為什么這樣說呢?降的目的,無非就是活下去,咱們又不是沒降過,倒是活下來了,可那過的是什么日子?
所以,咱們又反了,大清真正說了算的多爾袞,連勸了兩次,都被我拒絕了,雖然咱們尚且不知道外面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但是,就拿他們在南方的揚州、嘉定的做法來看,即便咱們降了,也未必能達到咱們的目的?!?
說著,姜瓖掃了一眼諸將,見大家紛紛點頭,心里有了底,道:“我的意思是,突圍,突圍是唯一能夠活下去的希望?!?
諸將紛紛點頭,未及說話,已聽有人在道:“屁話,完全是屁話,人家把個大同城圍得死死地,你從哪里又如何突圍?”
說著,這人手持利劍,已躍至姜瓖身邊,姜瓖不意有變,猝不及防,被之一劍斬落了腦袋,居然是總兵楊振威!
斬殺姜瓖之后,楊振威未作絲毫停頓,隨即又斬殺了未及反應(yīng)過來的姜琳和姜有光。
諸將大怒,紛紛拔劍向之圍過來,卻見外面涌進無數(shù)的嘴里喊著“放下武器”的兵丁來,個個手搭弓箭,哪個若是敢動,立即就會萬箭穿心,不得不依言放下了手中的寶劍。
緊張得手里直冒汗的楊振威,總算放了心,快步行至姜瓖的位置道:“實在活不下去了,為給自己手下的六百弟兄尋一條活路,本總兵不得不暗中出城,秘密跟清軍統(tǒng)帥阿濟格取得了聯(lián)系,只要我等出城歸降,清兵即可保我等活命?!?
說完,也不管姜瓖手下諸將的反應(yīng),親自帶兵丁們押了他們出城歸降。
阿濟格大喜,命除了楊振威及所部外,對大同予以屠城。
大同破城后,山西各地反清勢力先后被撲滅,唯獨虞胤在運城破城后,乘亂逃出后去南方拜見了永歷帝,奉永歷帝之命,再回山西組織義軍,堅持抗清至公元一六五八年。<99.。頂點小說網(wǎng)更新最快網(wǎng)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