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距離青玄門開山收徒已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山下的清河鎮已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可山上的青玄門正迎來一次熱鬧的慶典——宗門小比。
青玄門每年一度的宗門小比往往在年底的十一月份舉行,此時恰逢新人入門,一場熱鬧的宗門小比可以讓新人對修行界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宗門小比僅有練氣期弟子參加,筑基期參加的是十年一次宗門大比。宗門小比的獎勵十分豐厚,前十名皆有獎勵第一名可獲得精品筑基丹一枚,自選上品靈器一件,以及法衣一套;第二名可得精品筑基丹一枚;第三名僅普通筑基丹一枚;之后的名次則是獲得靈石若干,最多五百塊最少一百塊的靈石獎勵。
場地在外事堂和蒙學堂中間的交界處舉行,那有一處專門用作門內比試的斗法臺,四周還有一圈環形坐席由低到高依次排開,宗門內的比試無論是日常切磋還是宗門小比,前提規則都是不傷及性命。宗門小比時會有金丹期修士坐鎮,幾乎從未出過人命,但有些弟子私下矛盾過深,相約在斗法臺“切磋”,實際切磋時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每年宗門小比大多數練氣期弟子都會參加,因為有金丹修士坐鎮,即使上臺切磋也不會有生命危險,而且萬一自己表現優秀,入了金丹修士的眼,將來成為內門弟子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宗門小比的規則也很簡單,采用的是擂臺賽,通俗點說就是你行你上,覺得自己實力足夠的便可以上臺守擂,臺下有人挑戰便可以直接上臺攻擂。分出勝負后,勝者便下臺準備第二輪,待到參加小比的所有人都比過一次后,便開始第二輪。以此類推,最終決出十人進行排位賽,排位賽使用更激烈的一站到底式擂臺賽,守擂的擂主需要守擂至無人挑戰為止,所以第一名最多要守擂九人,若守擂失敗則攻擂者自動成為擂主,如此往復。
每次挑戰后擂主休息時間至多十分鐘,休息期間僅可用靈石恢復靈氣不得使用丹藥,從而決出前十名。宗門小比雖然簡單粗暴,但也極具觀賞性,由于宗門比試不可使用丹藥靈器符箓,所以練氣期弟子將僅以術法拳腳進行廝殺拼斗,場面原始而激烈。
董艾早早帶著一眾學童挑好位置入座,一眾少年五人一排的做了整整坐了六排多一點,董艾坐在第二排,真傳弟子按登頂順序坐在董艾周圍,其他外門弟子也在董艾的安排下一個個落座。沈三沈四是前兩個登頂的,坐在了董艾兩旁,秋雙和賈夢琰坐在第一排,由于不想和畢良分開坐千寒把位置讓給了林堯,二人帶上一龔清泉坐在第三排。
董艾先是給眾人講解了比賽規則,另外也擔任起了賽場解說。
就在眾人落座不就,天邊飛來三道遁光,三名金丹修士從天而降,落在看臺中央的高臺之上,領頭的一老者大袖一揮,斗法臺周圍便出現一層薄薄光罩,臺下走出一中年男子在斗法臺上朝四方各一拱手又朝高臺上三個金丹期修士作了一揖,之后便開口以洪亮的聲音說道道“在下外事堂執事余正信,是本次宗門小比的裁判,下面我宣布,比賽開始!有請第一位選手登臺!”
斗法臺的側席上立馬竄出六七名身影,只有兩人落入了場地,剩下的幾人均被擋在光幕之外,只得惺惺的退回席位。
二人登場后,互相抱拳再報上姓名,麻衣弟子名為鐘羅,紫衣弟子名為呂新榮,二人簡單的行禮后就開始了第一輪比試。
但見那鐘羅人高馬大,一身麻衣短衫外露出兩條粗壯手臂,呂新榮雖身形略顯削薄卻足下生風,不斷與鐘羅拉開距離,二人一追一趕已追到斗法臺邊緣,鐘羅見已將對方逼到邊緣已退無可退,便不再隱藏實力,身體像前大幅度傾斜,腳下猛蹬地板,整個人如激射而出的強弩般朝呂新榮沖去。呂新榮心中也早有對策,對方一看就是以體術見長,自己先以御風術拉開距離,等到斗法臺邊緣,手中掐訣捏起火球術,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