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已經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放下筷子,拉動機關,恢復食盒原本的形狀,然后問道。
“我聽說你們那個上古時代,除了魔宗以外,有三大圣地,名世六教,與九百六十旁門,這所有的勢力之中,有哪些教派,與你們空桑教,可以算得上是親密的盟友?”
空桑教主語氣古板,偏偏流露出幾分傲然的意味,道“我空桑教,乃是教國一體,教眾六千九百萬有余,上古各派,在三境以下的教徒數量,沒有任何一個教派能與我教相比。”
“那些走上正道,愿意奉獻信仰的,自然早就是教國的一員,至于不愿接受信仰洗禮的,此類盟友,我們也并不需要。”
方云漢又是一問“這份自信很不錯,那么,這份自信是源于正確嗎?你堅信你們的教義是正確的。”
空桑教主肯定的回答道“是最好。”
“如果是最好的,那為什么沒有吸引力呢?”
方云漢把食盒拎開,放到一邊,使得他與唐介靈之間,除了空氣與月光,再無其他阻礙,然后站起身來。
他的身高跟唐介靈差不多,站直之后,剛好與對方眼神相對,眼中含著一份真切的質問,道,“最好的東西,是應該有吸引力的。”
“可那些在你們的教派之外,成長到第四大境,甚至就算是成長到第三境的人,有多少,會被你們的理念所吸引,在沒有壓迫的情況下,主動投入你們的教派之中?”
空桑教主面對他的眼神,無動于衷,反而哂笑一聲“你的實力和年齡,有幾分令我驚艷的資本,但你這一番話,實在太天真。”
那一面寶鏡,被唐介靈雙掌合在中間,發出清脆的拍擊聲,預示著接下來的話,終于從那些無關痛癢的問答,到了展現自我認知的程度。
發如霜松的空桑教主,用一種年長者、淵博者的語境,向對面的年輕人作出教誨,“在這個世界上,正確和美好,從來都不是代表著權力與享受。而真正能夠無端去吸引人們的,恰恰是權力與享受。”
“也正因為那些人不會主動選擇正確的路。所以,才有我們的存在。”
“要讓那些執著于迷障之中的人,拋棄爭權奪利的苦海,享受信仰的純粹靜美,這才是我們傳播信仰的意義。”
唐介靈說這段話的時候,充滿著慈悲、神圣的氣質,以至于連他那張如巖石一般冷峻的瘦削臉龐,也能看出許多友善與親和。
他看著方云漢的眼神仿佛在說,
——你!擁有更勝于大眾的力量,要來與我對抗的你!也只是一個掙扎在迷障之中,等待著拯救的人。
“正確的理念,在短時間內或許會被人的貪欲所蒙蔽、壓倒。在十年、百年、甚至百年的光陰里面,你剛才的這段話都不算是錯。”
方云漢對空桑教主的眼神完全無視,雖沒有否認他的這段話,卻又搖了搖頭,道,“但是,你們的理念,已經存在了四千多年啊!”
“在個人來說。有野心的年輕人,或許會在太平的時代向往亂世的存在,認為那種時代存在更多的機會與利益,但是當他們真正經歷了亂世,終究還是會向往原本的安寧。”
“以王朝來說。在數代昏庸暴虐的君主、官制弊端的積累之后,或許還會有大量的人才、兵馬,被腐朽的皇帝與高官所控制。最先起義的人,往往很難成為最后的贏家,但是,只要那最大的腐朽存在,終究會有更多的人走上起義的道路,使得推翻舊朝,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流。”
語出如連珠的方云漢,故意停頓了一下,但唐介靈似乎沒有第一時間找到反駁的說法。
于是,年輕人繼續向“長者”闡述。
他一手遙指東側,道,“就在十七里之外,那是大齊如今的都城,而在我們這三千年的史冊之中。中土的皇朝,有十三朝都在那座城市定都。中土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