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懇請奧拉夫今年多采購一些造船廠需要的部件設備,在信件后是幾張清單,里面寫滿了所需零部件和設備的規格、數量,甚至價格。
奧拉夫很滿意的把清單收好,然后就被一年一度的特產大豐收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和精力。
楓糖漿是文蘭地區獨有的特產,也是奧拉夫發明的第一項拳頭產品,每年的二月底開始收割,在三月下旬前就要全部采集,之后將樹汁熬制成糖漿,最后裝入瓦罐,金燦燦的“蜂王漿”就能運到歐洲去換取大量金銀了。
文蘭的商品已海貍皮等皮貨和楓糖漿、飴糖、烈酒、魚干等為主,以淀粉、葡萄酒、葡萄干、肉干、瓷器、條銅、木材等為輔。
整體價值極高,并且越來越高,但是目前占據收入份額最高的還是皮貨和糖,糖自然是包括楓糖漿和飴糖。
飴糖要消耗掉大量的土豆、紅薯,每天產量也不高,造價是食物的四五倍還要多。
但是楓糖漿從野生楓樹中取汁熬制,一年也只能采集一次,可以說只消耗一些人力和木柴煤球熬制就能得到全年的收獲,成本很低,回報很大。
加上目前歐洲糖品中,西班牙的砂糖和文蘭的飴糖已經各占據一半的市場,高端市場則是文蘭的“蜂王漿”和東方的白砂糖一起占據,奧拉夫對楓糖漿產業的重視不亞于任何產業,擔心有限的時間內影響了產出和明年的產量,他只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楓樹取汁的工作中,不斷地督促各地總督和工人高度重視,同時按照之前對產出優質楓糖漿的大楓樹做的編號派人去優先取汁。
在文蘭九區忙著捕獵皮毛的同時,楓樹取汁的工作也逐漸明朗化、重要化。
從開春之后就徹底忙碌起來的維京人、白奴、土著奴隸等更是在奧拉夫的要求下不辭辛勞的工作,為文蘭特產的增產增收貢獻力量。
文蘭最忙的時候一般就是春季,因為集中在春季狩獵、采楓樹汁液熬糖、春耕播種,可以說每年的春季,包括維京老爺在內的所有人都要忙上近三個月。
時間在一點一滴的飛速而去,等到奧拉夫從繁冗的事務中抬起頭時才發覺,兩個月已經在轉眼間過去了。
在向家中伺候的老管家斯皮爾確認再三后,奧拉夫接受了現在已經是3月末,馬上就要進入4月的事實。
畢竟島上的氣溫已經開始回暖上升,甚至于開花長葉也逐漸普遍了,文蘭的晚春已經快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