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得知消息的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全都派出了專使前來,有的是質詢瑞典攻打丹麥,有的則是調和,其中尤以英國態度最為激烈。
佩爾·布拉赫、烏克森謝納和奧拉夫三人熱情客氣的接待了專使,并表明了只是奪回舊地,懲戒丹麥的目的。
各國雖然對瑞典的做派看不過去,但畢竟二十二年前克里斯蒂安四世卻是主動挑起了戰爭攻占了瑞典的城市,瑞典現在成了帝國,報仇肯定是正當行為,完全能理解。
英法不希望看到統一的北歐,所以瑞典做出不吞并丹麥的承諾列國都滿意了。
可是當英國專使表示,希望瑞典按照慣例釋放克里斯蒂安四世的時候,奧拉夫卻表示,克里斯蒂安四世戰敗后已經對過往犯下的錯事幡然悔悟。
得知當面殖民冰島對冰島人民的心靈上造成了重大創傷后,這位仁慈的陛下就肯請丹麥國會批準了他的退位申請,然后在三天前就乘船去冰島看望冰島人民,準備住在冰島幫助冰島恢復被殖民的創傷。
奧拉夫的話只能騙鬼,各國專使是一個也不信,可是看著丹麥國會允許國王退位的報告,以及哥本哈根國會、樞密院大臣們在瑞典軍隊的統治下井井有條的治理著這個國家。
所有的專使都明白了,廢掉克里斯蒂安四世是古斯塔夫二世的意思,同樣也是丹麥貴族大臣們的意思。
深層的原因也沒人追究,也許是克里斯蒂安四世真的不得民心,即便是得民心,占領了哥本哈根的瑞典也會讓他失去民心。
反正不過是歐洲各國都萬千百遍的廢立戲碼,在得知了新丹王克里斯滕森已經在繼位的路上,各國專使也就接受了。
對于歐洲各國來言,以瑞典現在的威勢和強大,只要不是誅殺克里斯蒂安四世或者吞并丹麥,其他的行為即便犯一點忌諱也在接受范圍。
于是在等了兩天后,克里斯滕森在丹麥陸軍將軍和新接任的海軍元帥、首相等大臣勛貴的簇擁下來到了對他忠誠的哥本哈根。
瑞典大軍的兩位統帥沒有露面,布拉赫則以瑞典欽差大臣的身份和列國專使一起迎接了丹麥的新國王。
當天下午,在哥本哈根雖然修整一新,但仍能看出有些破敗不堪的羅森堡宮內,丹麥路德宗的宮廷布道長老米恩斯特親手為克里斯滕森戴上王國,并代主宣布克里斯滕森為丹麥—挪威聯合王國的國王,王號克里斯滕森一世。
在克里斯蒂安四世被哈力克護送著去往冰島的時候,丹麥已經迎來了新的國王,等待著開創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