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皇帝自從繼位以來一直依靠文臣和鄭氏兄弟相斗,企圖擺脫控制獨攬大權(quán),可是黃道周、何楷等一系列文臣都被鄭氏迫害,寄以厚望的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路振飛卻畏懼鄭氏兄弟不敢相爭,是以隆武皇帝半年來一直謀劃著御駕親征,準備遷行在于江西贛州,可是由于缺乏機會和兵力而未能成行。
現(xiàn)在瑞典帝國的出現(xiàn)給了隆武皇帝朱聿鍵希望,他認為只要瑞典帝國能派出士兵和武器支援,開放南部諸省的港口通商完全等于是空手套白狼,因為隆武朝廷對各省的掌控力極低,自己不過是下份詔書給幾省名分大義,然后他們自然會開放港口甚至自家做生意,損失的無非是正是的利益,既然鄭芝龍沒有表現(xiàn)出反對,自己自然要趁機鼎力促成此事。
朱聿鍵回到后宮現(xiàn)實和皇后激動的討論了半天,然后就命人傳召大學士蘇觀生、黃鳴俊、兵部尚書吳春枝三人。
半天后三人聯(lián)袂而來,行禮后隆武問道:“三位愛卿,朕想請你們單獨與李克師托姆見一面,爭取將瑞典支援的武器彈藥和教官士兵掌握在咱們自己手上。”
隆武一朝的內(nèi)閣中閣臣眾多,只不過首輔何吾騶在廣州駐守,剩余的不是未曾出仕,就是與鄭氏爭斗中受傷或退出圈子,算起來眼前的三人已然是朱聿鍵最信任的人了。
聽了皇帝的意思,三人也不掩飾意見,對隆武想要掌握軍隊重整河山的想法進行了支持,同時蘇觀生也不無擔憂的說道:“陛下,我等皆不知兵,平國公又早已聲稱要接收瑞典支援的火器,萬一惱了他們兄弟可如何是好?鄭氏是海盜劫匪,不知忠義為何物,如要虎口奪食還需從長計較?!?
想起了鄭氏的跋扈朱聿鍵不由的冷哼一聲:“跨千先生,你也做過大司馬,怎么看?”
黃鳴俊號跨千,原是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深得隆武的信任,可是前不久分水嶺一戰(zhàn)明君未戰(zhàn)先逃,隆武一怒之下就罷免了職方主事黃天復,黃天復正是黃鳴俊之子,受到此事牽連黃鳴俊就被問了罪,也私下找隆武請求效死,如此才算既往不咎,但是從此也成了隆武的應(yīng)聲蟲。
黃鳴俊聽出了隆武皇帝的意思,急忙說道:“臣以為我們接收瑞典火器教官,正好用于訓練錦衣衛(wèi)親軍,如此占了大義,也能說得過去,至于平國公那邊確實是個問題……”
鄭芝龍是福建的地頭蛇,土皇帝,如果得罪了他引起兵變內(nèi)斗那大明朝也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出于忌憚鄭氏,所有人都沒了下文,過了片刻后,直到隆武皇帝急躁上火了,兵部尚書吳春枝才突然說道:“陛下,我看要是想要將瑞典只支援握在您的手上,繞開平國公是萬萬不可了,不如命忠孝伯接收武器,再將錦衣衛(wèi)親軍充入御營,如此他本就是中軍都督也恰當。”
“這……”蘇觀生沉吟不語,黃鳴俊看了眼隆武的表情,說道:“忠孝伯那是陛下待之如子,視同駙馬的忠臣,雖是平國公之子,但與陛下忠心,是個干將,臣以為如此甚好?!?
隆武皇帝一直最信任的就是鄭成功,既是為了拉攏鄭芝龍,同時也是發(fā)現(xiàn)了鄭森身上有著和他父親截然不同的品質(zhì),所以算是皇帝和鄭氏集團中最合適的代言人了。
隆武最終拍板決定,下了一道圣旨,命朱成功為撫遠使負責與瑞典方面一切接洽事宜,如此也算是定下了由鄭成功掌控瑞典援助的調(diào)子。
遠在仙霞嶺的鄭成功很快就收到了圣旨,同時還有家人送來的父親鄭芝龍的親筆書信,信中交代自然也是要他接受瑞典援助,將一切握在自家手心里。
鄭成功不置可否,收拾好行囊就回了福州,可是等他剛接手了火器,沒等到第一批御營訓練出來就傳來了北部分水嶺仙霞嶺失守的消息,福建各地頓時亂成一團。
鄭芝龍的態(tài)度也開始搖擺不定,隆武皇帝更是御駕親征前往江西,南明朝廷一時間就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