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到黃維京人的手上。
所以說雖然沒有奧拉夫的命令,但是奧洛斯很主動的在俄羅斯境內活動,并且把依為心腹的十幾個年輕人派到猶太聯邦王國、哥薩克統領國、哥薩克公爵國、土爾扈特汗國、卡西姆汗國等地做聯絡官和策反負責人。
莫斯科方面對于各個汗國和周邊小國的浮動想法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們無力進行化解,現在莫斯科成為了邊界的城市,沙皇陛下也不是大明的二代目Judy陛下,他可沒有天子守國門死社稷的想法,所以遷都在1663年就開始議論,等到第二年后就形成了命令,首相和陸軍大臣開始往東方準備好的幾個備選的城市探索,準備確定合適的城邦營造王宮,等到王宮建造好了才能迎接陛下遷都。
雖然有很多選項,但是出于安全考慮,最后敲定的新都是伏爾加河中下游的喀山。
這里生活的韃靼人雖然很多,但是只要把莫斯科地區的斯拉夫人遷過去,仍舊可以再造一個莫斯科。
時間果然是站在了奧拉夫一方的,有著龐大的帝國和維京體系的支撐,戰爭的持續時間再長也拖不跨維京帝國。
可是法蘭西王國現在還沒有像樣的殖民地可以吸血,哈布斯堡更是越混越抽抽,接連的戰敗已經把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不帝國的所為羅馬皇帝的威信摧毀的蕩然無存。
巴伐利亞首先被攻克,然后哈布斯堡再也維持不住的體面,開始哀求維京帝國停戰和談。
維京帝國現在完全擁有一掃歐陸的實力,但是奧拉夫清楚不管是誰,便是同意了歐陸,面對著復雜的文化民族問題,都會把偌大的國家變成一個雖是可能爆炸成四分五裂的火藥桶。
維京帝國現在的主體民族被自己模仿滿洲生生復古,弄成了維京人,但是不管怎么說,還都是語言文字習俗接近的北歐日耳曼人,還都有同樣的維京歷史,以此為主再同化少部分的德意志、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斯拉夫人,完全不會讓維京帝國的主體民族發生改變。
即使再加上文蘭的幾十萬黃維京人,通婚交流以后,幾十對幾百萬,而且文蘭的人口增長率低于北歐,雖然北美會出現未來西班牙總督區那種出現混血民族的問題,但是保持以白維京人為主體的情況在未來一兩百年里不會有什么改變。
而且奧拉夫為了維護統治強化同化,還把維京標準音、包裝成新教分支的神王教會、科舉考試、北歐雷當等大殺器扔了出來,所以只要不出現蘇聯面對的那些問題,維京帝國在這個時期能一直強大下去,維京帝國就是牢不可破的帝國。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