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琢磨越有道理,然后其猜測道“莫非便是佛家說的‘見知障’?”
石開點點頭道“不錯,正是這個道理,就如同這禮儀與禮法,做到禮儀就夠了,而成了禮法便是一種束縛了,束縛得越緊,自然也就離大道越遠了!”
有禮儀就夠了,禮法便是束縛,張獻兒仔細咀嚼此言,反復的印證自己心中的想法,良久之后,終于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看向石開的眼神中竟透出幾分光彩,然后以右手在外,左手在內,掌心朝向自己,由內而外平推出去,同時上身半躬,行了個標準的中土禮節。
張獻兒行畢后,對石開欽佩道“今日能夠聆聽石公子金玉之言,乃是獻兒的道緣,還請石公子不吝再賜!”
石開心道這“下屬”成了“公子”,禮遇有所提高啊!
然后也趕忙還了半禮,只受半禮,之所以受了這半禮,是因為今日的談話嚴格算起來,確也有些傳道之意!
只聽張獻兒接著問道“請問石公子,這怎樣才能離大道近些呢?”
怎樣才能離大道近些?
這等問題,怕是我東晉的飽學宗師也不敢隨意回答吧?更何況自己一個小小的鄉村秀才。
今日算是騎虎難下了,總不能說不知道吧?
石開緩緩地踱了幾步,腦中萬種念頭不停地激烈碰撞,終于靈光一閃,仿佛道理從口自出一般,言道“如圣人一般對萬事萬物的道理進行思考,考證圣人之所處,體悟圣人之所想,才能接近圣人之道!這就是格物致知的道理。而重要的則是擁有一顆求索之心,圣人必是有這求索之心的,因為這才是打開大道之門的唯一鑰匙。”
格物致知,求索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