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本書里還有一個小女孩的故事,故事的結局并不完美,但卻讓我記住了一輩子。
說是在災難發生時,所有人都在慌忙的逃離,但小女孩卻沒有,因為她知道自己逃不掉,所以她盡自己所能的讓家里的生活不至于亂套,她每天忙里忙外的操持著家里的生活。
但就在有一天,她的父母不知道從那里得來了一張可以逃離的船票,但這張船票只能帶走一個人,父母沒有任何猶豫的就將這張船票給了哥哥。
父母的解釋很簡單,因為哥哥是男孩,小女孩在那有一瞬間忽然感覺好累,她躺倒在了床上,她想讓自己休息一下。
但哥哥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感覺有點餓了,他想在自己逃離之前好好的再吃一頓飯,和自己的家人,于是他便沖進小女生的房間,將她從床上拽了起來,憤怒的對著她喊道:“你是豬嗎,就知道睡覺吃飯,趕緊滾起來去給我做飯,我要和爸媽吃最后一頓飯!”
小女孩想說她累了,但是她卻怎么也開不了口,于是便只能去勉強支持著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去做飯,做好飯后,父母和哥哥滿足的吃著,并且吃飯時,父母的言語間滿是對哥哥的關心和擔憂,擔憂他出去后沒有好飯吃。
父母和哥哥吃完飯后,轉身就走進房間去休息了,小女孩也想去休息一下,可父親卻在這個時候,轉身對她說道:“把碗洗一下,然后再把房間打掃一下,你看看房間都亂成什么樣了,要你有什么用!”
小女孩被父親這句話說的啞口無言,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淚“滴答滴答”的落了下來,她躲進廚房的角落里,哭的稀里嘩啦。哭完后,她有笑了,笑的肆無忌憚。
她想不通,為什么?為什么自己活成了這樣,為什么自己這么不被重視,為什么,她也是家里的一員啊!
到底要她怎么做,才可以向哥哥一樣被愛,被在乎。
她想不通,最終也沒有得到答案,但是她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她,她該離開這個世界了,這個世界已經生病了,她應該逃離。
最終,她拿走了家里那唯一一張船票,乘坐渡船離開了這個家,這個城市,這個國家,這個世界……
當年未滿十五歲的我,看到這個故事后,我沉默了,同時也陷入了沉思,我也想不通為什么?我和那個故事里的小女孩一樣,想不通。
最終我又將書扔進了那個土坑,扔進去之前,我在那本書的最后面,歪歪扭扭的寫了三個字——為什么?
晌午時分,爺爺從山里回來了,背上背了一大捆干柴火,在我們那邊,燒炕煮飯都要用這種柴火,所以老一輩的人,基本都是從小就要去山里撿柴火往回背,一天下來基本要來回五六趟。
見爺爺回來后,我陪著他抽了鍋旱煙,又喝了杯濃茶,爺爺和茶時,總喜歡用一個大玻璃杯,底部放滿了茶葉,一定要茶水泡成黑紅色他才會喝。
我喝了一口爺爺那大罐頭瓶里,已經泡的發黑的茶水,還沒入喉便忙吐了出來對他說,爺爺你這茶太苦了。
但爺爺卻看著我笑了笑,摸著我的頭說,茶苦一點人喝著才有勁,太甜啊,人就沒勁了!
我沒明白爺爺什么意思,只是在若干年后,我也喜歡上了喝苦茶,喝那種泡的發黑發紅的苦茶。
爺爺喝完茶后,還要去山里背柴,我也隨著他一起進了山。那山很大,那是我第一次進山,看著這偌大的山林,我開心極了,在林子里上竄下跳,玩的不亦樂乎。
而爺爺則是一邊看著我笑,一邊撿著地上的干柴火,一直到天邊映出晚霞時,爺爺才帶著我滿載而歸。
回到村子里時,路上的行人已經逐漸稀少,各家的煙囪里已經開始冒出了黑色的煙火。
我陪著爺爺把柴火弄到柴房里后,便疲憊的躺到了土炕上,而爺爺則是在屋子外面,搗鼓著開始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