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些世代都為吏員的人,背地里更是暗自垂淚。
以前的吏員衙役地位低下,除了混吃等死,就是拼命的撈錢,因為干得再好,也沒有出頭之日。
甚至連巴結(jié)主官,都懶得巴結(jié),巴結(jié)的再好也是一條狗,人家離任的時候,也不會多看你一眼。
如今卻是所有人都充滿了干勁,尤其是當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捕快被調(diào)往襄陽后,所有人都是白天忙著公務(wù),晚上抱著書本惡啃,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識。
而大秦國政務(wù)院編撰的那本依法治國,以商富國,以工強國書籍,更是所有人首選的目標,連一些酒樓中的伙計掌柜,只要識字的都會買上一本,另外就是阿拉伯數(shù)字對應(yīng)表和解說。
顯然大家都不傻,知道今后要當官可能要考這些,那些文人可能會抵觸,不屑一顧。
可其他人卻不會管什么儒家不儒家,新朝考什么,他們就學(xué)什么,即便當不了官兒,今后能考個秀才也是好的。
其實哪怕是那些真正有功名的讀書人,雖然嘴上對那兩本書籍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罵,但大多數(shù)人私底下還是會偷偷的看一看,了解一下。
與此同時。
秦宇已經(jīng)抵達了河南開封,對于湖廣發(fā)生的事,他并沒有過多的關(guān)注。
若是辦法他都想出來了,錢彬還無法擺平的話,那也就不用干了。
此時的開封府,到處都是一片勃勃生機,再也不似上半年時的那種千里無人煙,尸骸遍地的場景。
短短時間,開封一府的人口再次恢復(fù)到了一百多萬,八成的田地都被種上了棉花,而每天仍然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從北面和西面過來。
這次除了土地和房屋白給,每人也只免費發(fā)放十斤糧食,其他的東西百姓都要和商行自行購買。
沒錢的每戶都可以和銀行貸款五兩銀子,利息百分之二,期限五年,所以開封的商貿(mào)也在以及快的速度恢復(fù)。
相比起南方,這里的百姓反而更加珍惜如今擁有的一切,對于大秦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沒有宗族勢力,沒有地皮流氓,沒有地主,更沒有貪官污吏,就如一張白紙般,任由大秦國在上面揮毫灑墨。
如此簡單的社會,也是秦宇沒有給兩府派出特使監(jiān)視的原因,各州縣也只有兩名掌柜,各鎮(zhèn)的代理商也都是自己扶持起來的。
而為了讓百姓安心,商行提前就和百姓確定了棉花收購的價格,官府也將稅收折算成銀子告知了百姓,所以哪怕再不懂得算賬的人,也清晰的知道棉花一旦收獲,好日子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