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和匠人,要干我們就大干一場”
高遠期也起來支持道。
李涵和高遠期這一帶頭。
加上黃巖的支持。
很快二十個村落的里長紛紛表示支持。
劉延拓見此,松了口氣。
“鄉親們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了鄉親們的期望,不過還請鄉親們以后能聽我的安排,當然我也會尊重鄉親們的想法”
劉延拓上前保證著。
“劉先生這么說就見外了,誰敢不聽劉先生的,我第一不饒恕他們”
韓渠義起身說道。
“就是,劉先生這么好的人上哪找去,我們山民還是明道理的,劉先生盡管放手去干,我們絕無怨言”
張望也起來表示著。
之后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
劉延拓聽后,頗為感激,不停的拜謝。
如此有了這些里長的支持,這金林山谷內六千多山民就成為了劉延拓最堅實的后盾。
“好,如此我便自為工業區管理會會長,諸位里長為副會長,負責協助我管理,至于護衛隊隊長,我打算讓黃醛當任,我聽說他是你們中最厲害的人,我想由他當任隊長,你們不會有意見吧”
劉延拓起身笑道。
“沒有,黃子的確厲害,我們自然相信”
“就是,我也沒意見”
“我也沒有”
眾人都說著。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草臺班子就算搭建完成了。
劉延拓成為了工業區管理會的會長負責帶領鄉親們建立工廠,打鐵和制造玻璃。
黃醛則成為了兩百人護衛隊的隊長。
負責巡邏,衛護工業區和山谷的安全。
之后劉延拓進行了分工。
黃巖負責帶人進山,開采鐵礦,煤礦,硝石和硫磺,并制造木炭。
李涵則負責運送石英砂。
高遠期和張望則帶人平整道路,方便運輸。
而劉延拓則帶著剩下的人負責建立工廠,準備開工制造。
說是工廠,其實只能算是一種小的工坊。
但是這也讓劉延拓頗為頭疼。
雖然整個金林南到大海都是無主之地。
劉延拓完全可以帶著山民將這些全部圈定起來,化為私有。
但是如今劉延拓能用的也就只有六千人。
雖然不少,但是真干起來。
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更別說金林雖然靠海,但是沒有河流通過。
這水車肯定是不能用的。
雖然如今煉鐵,制造玻璃等并不需要水車為動力。
但是未來動力設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難道要直接弄蒸汽機嗎。
劉延拓思索著。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今先把工棚搭建起來。
劉延拓打定了主意。
便開始組織匠人打造煉鐵爐和玻璃鉗爐。
但是在這之中,劉延拓遇到一件事,確讓劉延拓頗為頭疼。
那就是李家村的里長李涵和張家村的里長張望都想將自己的孫女嫁給自己。
弄得劉延拓頗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