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落地實驗。
還有水缸中樹葉,球,鐵等,看誰能浮起來。
等等實驗。
如此讓眾多工匠們認識到了力,質量,地球自轉等知識。
很多人也因此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畢竟這些人平常干事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今被劉延拓這么一解釋。
盡皆明白了個中的道理。
也明白了為何劉延拓要如此辛苦的培養工匠。
就是要讓工匠們都學會,理解個中原理。
然后去發明創造。
如此一眾人也開始變得積極主動起來。
認真的學習著劉延拓教授的各種數學和科學知識。
當然識字認字也是不能少的。
至此,這個時代第一批科技人才,就在劉延拓悉心的教育,培訓下。
慢慢孵化。
而這些人未來也會構成劉延拓工業發展的基石力量。
更別說這些人也成為了后來劉延拓成立的科學院的教師。
開始全面培養科技,科學人才。
工業化和科學的曙光,就這樣被劉延拓慢慢照亮。
……
……
……
十月一日,興安商行正式開門營業。
因為興安商行的開業早已風靡整個廣州。
甚至整個廣東都聞風而動。
所以開業第一天。
那場面之火爆,絕不亞于后世假期出行的人潮。
幾乎整個廣州府城的人都來捧場。
當然也包括沈繼鶴。
而沈繼鶴也帶著鄭源興,陳賀文,袁峰暄三人前來。
劉延拓親自為三位先生奉茶,捧為上賓。
這讓三人頗為感動。
其實原本三人并不打算前來。
但是三人聽說劉延拓重金求師是為了免費給山民,百姓六歲以上孩童讀書,學習。
這讓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畢竟在這個時代,免費教育簡直不敢想象。
很多人要讀書,要么上私塾,要么請私教。
當然也有讀書院,甚至國子監的。
看著讀書不費事。
但是細品之下。
能讀書的,都是非富即貴。
貧民,窮人根本不可能讀書。
原本三人并不想賺取劉延拓的高額報酬。
在他們看來,這完全就是一身銅臭而已。
但是當三人聽說劉延拓是打算免費辦學后。
三人就都愿意前來,哪怕不要錢也行。
因為這觸動實在是太大了。
……
……
……
十月十日。
經過十天的火爆后。
劉延拓備的各種商品均備一掃而空。
除去肥皂因為貨源緊張只賺了五萬兩白銀外。
玻璃制品僅十天就讓劉延拓進賬八百五十萬兩。
合計八百五十五萬兩白銀。
也讓劉延拓和黃巖,張望等人開心不已。
十月十一日。
劉延拓留下二百萬兩白銀交給張望,楊元慶等人用于商行運營外。
自己帶著剩下六百五十五萬兩白銀,并三位先生,各工匠,船工等人一起。
坐上了沈家先期交付的兩艏兩千料,兩艏千五百料和四艏千料廣船一起。
走海路南下,返回新安縣大本營。
而如今在大奚山北部海岸,原來劉延拓設置鹽場和石英砂采集場邊。
又新建了一處碼頭。
還劈了很大一塊地出來。
這里將是劉延拓未來船廠和新工業區的位置。
如今開業諸事已經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