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軟帆結合。
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為硬帆能夠接受多個方向的風力,適應性強,不過極限動力不如軟帆,而軟帆能有效利用單個方向的風力,可以比硬帆更有效利用海洋季風進行遠洋航行。
各具特點,劉延拓一時也不知如何選擇,干脆一起上試試。
在船只最前方采用三角帆,用于調整風向。
中間的三個主帆正中為軟帆,兩邊為硬帆。
如此布局是因為中硬帆受風效率高,可以繞桅桿轉動,能迎風。
而軟帆要分為橫帆和縱帆,橫帆面積比硬帆大得多,桅桿也更高,至于縱帆是逆風航行用的。
所以正因為軟帆需要更大更高,就擺放在了中間。
如此就能更好的兼顧兩種風帆的特點。
更好的適應各種海況的航行。
不過這種船和廣船等一樣,主要是商船。
而劉延拓要想眾橫大海。
就必須要設計一種戰船。
劉延拓所設計的戰船,自然是后世歐洲各國橫行大洋的那種風帆戰列艦了。
風帆和笛型船一樣的布局。
不同的是船身。
貨倉變成了左右對稱的火炮甲板。
根據船型噸位不同,分為兩層和三層炮甲板。
不過目前火炮是沒有。
所以就算造出來也只能裸奔。
但劉延拓可不想太走彎路。
先造出來了再說。
反正有了礦產,開始系統煉鋼后。
火炮是肯定要造的。
這也只是時間問題。
一切準備就緒后,劉延拓一聲令下。
二十艏廣船緩緩使出了碼頭向西。
向深海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