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先生回城”
碼頭上,王植帶著眾人向劉延拓拜道。
劉延拓走下船,將王植扶起。
“王伯不必如此,都是自家人”
劉延拓扶起王植后,便與眾人一道向城內走去。
“王伯之前讓你召集的工匠都到齊了嗎”
劉延拓看了看王植,問道。
“陳松,郭勛等十位最早跟著我們的鐵匠,以及這次新募集的王開河,趙穆等四十為鐵鐵匠都已在工業區臨時營帳內等候”
王植向劉延拓拜道。
“好,我們先去工業區,把帶回來的煤礦和鐵礦也都帶過去”
劉延拓揮了揮手,王植再拜道。
“先生才回來,要不還是先回去休息一下,明天或者過幾日在去也不遲啊”
王植關心的說道。
這過去的一年劉延拓有多忙,王植等人也是看在眼里。
所以王植聽說劉延拓剛下船就要去工業區,便想讓劉延拓先回去休息一下再說。
“我們沒這么多的時間,如今鐵礦和煤礦已經入手,正應該趁熱打鐵才是,不必多言,走吧”
劉延拓揮了揮手,便向工業區走去。
雖然劉延拓對于王植的關心有些感動。
但是如今已到年關。
明年興安商行還有很多事要做。
更重要的是,如今護衛隊還是在使用冷兵器。
而且各行業的建設也沒有正式上道。
劉延拓很多的計劃都還沒有付諸實施。
所以劉延拓根本沒辦法停下來休息。
過不了幾日,就是新的一年了。
雖然如今興安商行欣欣向榮。
但是劉延拓對未來還是有些擔心。
首先實現大規模煉鋼。
有了合用鋼鐵,無論是拿來打造刀槍劍戟,還是農具造房,都是絕好的選擇。
當然還有劉延拓心心戀戀的熱兵器。
火銃和火炮了。
這才是劉延拓為自己的護衛隊量身定做的武器。
當然還有蒸汽機和工業化。
而要實現這一切。
除去如今已經開始慢慢落實的人才培訓計劃外。
就等大規模煉鋼了。
如今大明的鐵器產量其實并不低。
而其中也不乏優質的鋼鐵。
如今整個大明加一起一年所練出的鋼鐵足足有一千九百五十七萬多斤。
要是算明朝最高時期的嘉靖之時,一年就算民營的鋼鐵產量都有五千多萬斤以上。
全國加一起足有八千多萬斤以上。
換算成后世通用的噸的話,差不多有四萬多噸。
這是什么概念。
如今的歐洲開始煉鋼鐵的時候是蒙古西征之后的事。
如今根本沒有大規模煉鋼。
英國1720的鋼鐵產量還不到萬噸。
哪怕是英國剛開始工業革命的時候。
一年的鋼鐵產量也不過兩萬噸左右。
英國要到十九世紀初才達到明朝嘉靖時期的鋼鐵產量。
由此可見如今的大明煉鋼,冶鐵技術達到了何種恐怖的地步。
不過可惜如今的大明所練鋼鐵雖以熟鐵居多。
但是多是糊狀的鐵塊。
而不是液態的鋼水。
也不能按照標準配比煉制各種合金合金鋼鐵。
就算有合金鋼的存在,也完全是工匠通過一些經驗,自行配比的。
并沒有大規模標準化生產。
而這也是劉延拓根本無法接受的。
劉延拓需要的就是液態鋼水。
而且是標準化生產的合金鋼。
不然就目前的煉鋼法,根本達不到劉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