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的要求。
而且沒有水車,也沒有蒸汽機。
劉延拓暫時也沒辦法大規模生產鋼鐵。
不過要是弄液態鋼水,對目前的劉延拓來說,并不難。
先弄液態鋼水,在實現規模化工業化生產不遲。
而這其實就目前的技術來看,并不算太難。
如今大明煉鐵技術主要是把煉鐵爐與炒鐵爐串聯在一起,讓由煉鐵爐煉出的生鐵進入炒鐵爐,再用柳木棍攪拌,使生鐵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鐵。
這個過程并不難,如今劉延拓建的煉鐵作坊也是如此建立。
只不過因為溫度關系。
所以還不能將鋼鐵煉成鋼水。
而溫度達不到,主要原因還是所用燃料多是木炭,煤炭還很少。
而且就算有些地方用煤炭煉鐵,因為鐵爐的密封性和通風等關系。
同樣達不到鋼鐵融化成鋼水的溫度。
當然如山西一些地方,還是能夠煉出合用的鋼水。
只是產量太少,也只有少數工匠才能掌握。
但即便如此,也達不到劉延拓的要求。
要想鋼鐵融化成水,而且還要方便塑型,鍛造,甚至方便煉制合金鋼。
最少也得達到一千六百多度以上。
有些高等級的鋼鐵甚至需要兩千度以上。
而如今的大明,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溫度。
最高一千三百多度就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劉延拓除去改進如今的煉鐵技術外。
劉延拓還必須另辟蹊徑,研發更高級的煉鐵方法。
而劉延拓選用的新的煉鋼法。
就是高爐煉鋼。
這種方法是由古代豎爐煉鐵法改造,發展起來的。
這種方法工藝相對簡單,產量大,勞動生產率高,能耗低。
自然成了劉延拓煉鋼的不二選擇。
也正是如此,劉延拓才拿下了海嶺城的鐵礦和洪興城的煤礦。
整個高爐煉鋼過程需要鐵礦石,焦炭和石灰石。
焦炭是由煤炭加熱到一千度后得到的一種固體碳。
首先將三種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自高爐爐頂倒入高爐。
同時利用風口向爐內吹進熱風。
熱風是將空氣流入熱風爐中加熱。
這個過程需要利用鼓風機。
不過按理說帶動鼓風機應該采用動力設備。
但是劉延拓如今沒有動力設備,哪怕水車也沒有。
所以劉延拓無奈只得用人去堆。
等以后有了蒸汽機在替代不遲。
吹入熱風,讓焦炭和氧結合反正。
就會成為一氧化碳和氫氣等混合的煤氣。
同時產生兩千度以上的熾熱。
如此便可加熱爐內的鐵礦石和石灰石,以此便可獲得鐵水和爐渣。
之后煤氣可以通過爐頂的導氣管循環使用。
鐵水和爐渣由爐底引出。
如此兩千度的鐵水便算制成了。
而爐渣也可作為水泥原料或者其他工業原料使用。
整個高爐煉鋼,只需要一個高爐,一個熱風爐,一個鼓風機,在加上一個收集鐵水和爐渣的熔爐即可。
非常方便。
而且一個高爐最多也就需要十到二十人操作即可。
而這之中最主要消耗人力的還是鼓風過程。
等以后有了蒸汽機后,一個高爐也就需要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非常方便。
所以劉延拓來到工業區后。
便開始組織工匠和來打雜的山民鄉親一起。
按兩個工匠帶十五個鄉親的規模開始打造高爐。
首先打造的是焦炭爐。
就是將煤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