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們降了,難道他們就不會自己想辦法降低成本嗎。
“我們的成本真的能控制在一兩以下嗎,他們不會控制成本嗎”
沈繼鶴問道。
“放心,我要弄的東西他們做夢也弄不出來,只要這個東西問世,別說一兩,一個玻璃杯只十錢,甚至幾錢都可能,當然我們也得進行區分,有些是拿來走量的,有些是拿來賺取利潤的,就如我們降也是降小號和中號,大號就是拿來賣利潤的,何況我如今還可以打造玻璃窗,而這玻璃窗,明日我便可以命人在廣州內的商鋪內安裝上,我敢保證西洋商人也不可能打造出這么大一塊玻璃,到時候他們只有死路一條的份”
劉延拓頗為自信的笑道。
“好,賢婿,我信你,那我讓甫益幫助你,我們就讓他們知道,和我們作對的下場”
沈繼鶴說完,劉延拓和沈甫益二人拜退。
之后劉延拓將棉布販賣諸事交給黃巖。
安裝玻璃窗的事交給了張望。
自己則和沈甫益一起負責廣東擴展和與李家等打價格戰諸事。
由沈甫益與李涵一起負責向廣東諸地擴展諸事。
同時將玻璃杯每種上調一百兩。
這讓很多中低端的客戶開始向李家等家購買。
使得李家等大賺。
李迅見此大喜,開始分派人手,募集更多的匠戶,擴大生產,同時向廣東各地擴展。
一個月后,兩股勢力基本在廣東主要府縣開展貿易。
而這時劉延拓忽然將中號玻璃杯降價到五百兩,小號玻璃杯下降到二百五十兩。
這一下讓李家等人措手不及。
一開始李迅等人的利潤是一百兩。
可如今雖然規模擴大,需要的人工也很大。
成本也擴大到了一百五十萬以上。
如今劉延拓突然降價。
自然讓李迅等人措手不及。
原本很多購買李迅等人的水晶杯的客戶,也開始轉而購買劉延拓的水晶杯。
而這時,劉延拓這時返回了新鎮,開始指導玻璃廠進行進行流水線生產。
一個工匠只需要管理一個小的工序就行了。
如此使得生產規模更大,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一個小號玻璃杯的成本降到了十兩白銀一對。
李迅等人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降價應對。
你們不是賠本賺吆喝嗎,我們也來,看誰支撐得住。
我們李家可是在廣州幾百年啊。
秦家也在廣州立足上千年了。
秦家的船廠規模可比沈家還大啊。
其他家族,哪個不是在廣州沉淀了幾百年的。
有這條件,看誰先支撐不住。
于是李迅大手一揮,小號玻璃杯一百五十兩一個,開始售賣。
可是李迅剛剛降價。
劉延拓又將小號玻璃杯調至八十一對,中號的玻璃杯調至二百兩一對,大號的也下調至千兩一對。
再加上廣州商鋪的玻璃窗也已安裝完畢。
兩下應對,興安商行的生意更加火爆。
李迅等人門口簡直門可羅雀。
李迅等人一怒之下,將價格降到小號五十兩一對,中號百兩一對,大號五百兩一對。
你們不過了,我們也不過了。
而這也幾乎掏空了李迅等人所有的身家。
劉延拓聽后,微微一笑。
確不慌不忙的將價格下調到小號二十兩一對,中號五十兩一對,大號二百兩一對。
這一下,李家,秦家兜不住了。
五月十五日。
廉州府興安商行掛牌成立。
正是這一天,李家等家紛紛關張大吉。
一場轟轟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