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板放心,他們倆就這樣,誰也不服誰,讓他們一邊辯論就行,不必在意”
陳賀文向劉延拓拜道。
劉延拓聽后,嘆了口氣。
陳賀文見此,走上前來。
“劉老板所言,的確讓老夫也大為吃驚,自宋元以來,程朱理學漸成大勢,被歷代君王所奉行,自我朝立國至今近五十年光景,理學之盛,遠邁前朝,然要說理學是否百善,老夫以為,未也,至少宋以后還有一個學說具有一定影響,那便是陸九淵的理學”
陳賀文向劉延拓拜道。
“陸九淵的理學”
劉延拓看了看陳賀文,皺了皺眉頭。
“陸公與朱熹齊名,其主張心即理,發明本心,尊德性,大做一個人,踐履工夫”等思想言論,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等,可與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大相徑庭也”
陳賀文說完,劉延拓恍然大悟。
這不就是陸王心學嗎。
其實嚴格來說,心學和理學其實都是發源一體。
是宋明理學兩個根本性的分支。
程朱理學強調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張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體驗天理的存在,最終貫通明理。
按后世的說法,這屬于一種客觀唯心主義。
而心學主張心即理,認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這也就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
雖然是唯心主義,但不得不說,無論是理學還是心學。
都是華夏哲學的集大成者。
只是皇權最終選擇了程朱理學。
而程朱理學最終也被打上了歪理邪說的標簽。
但是要說哪種學說正確。
或許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忽然劉延拓覺得進入了死胡同。
自己本就是理工化工科出身。
對哲學完全一竅不通啊。
但是就歷史發展來看,程朱理學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雖然劉延拓希望成為一個富家翁。
但是不代表劉延拓希望在這個時代做點什么。
工業化是其中之一。
拯救華夏后世命運,也是劉延拓的一大追求。
可是除去工業化外。
究竟如何救,劉延拓就不知道了。
劉延拓抬頭看了看還在辯論的二人,想了想。
“二位先生,在下還有一事想問”
劉延拓說完,二人停止了辯論。
“劉老板是想問陸公理學吧,心學其實是理學的一個分支,其前身是由氣學,象數學發展而來,氣學便是以氣為本體,和陸公心為理一致,只是我以為其所謂吾心極是天理,非妥也,天理乃世間大道,乃人生追求,豈是在吾心中,那還追求什么天理,天道”
鄭源興拜道。
劉延拓聽后,想了想。
“三位先生可知陸公理學可有傳人,我想登門請教一番”
劉延拓又看了看三人,問道。
“要說傳人,自然是劉老板故鄉江西的撫州府崇仁縣吳康齋,吳公了,不過吳公生性孤傲,若沒有功名,劉老板斷然見不到康齋公一面”
陳賀文上前拜道。
劉延拓聽后一頭霧水。
這又是哪位高人啊。
沒聽過啊。
劉延拓想了想。
看來要在這個時代混來,還得考一個功名才行啊。
“我記得年底就有一場童試吧,明年八月便是鄉試,后年二月便是會試”
劉延拓看了看三人,問道。
“劉老板時間計錯了吧,永樂十九年就舉行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