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
便是后世所稱的珠江口。
由虎門向外,直到后世澳門,香港為止。
而如今的澳門被稱為濠鏡,位于香山縣管轄。
至于香港如今已被劉延拓定為新鎮。
成為了劉延拓的核心領地。
當然劉延拓只是拿到了新鎮的田契,地契而已。
劉延拓看上新鎮。
除去這里后世是香港,深圳兩大都市外。
這里位于伶仃洋,珠江口東側。
背靠珠江,面朝大海,守望珠江八門航道。
無論是對大海還是對江河。
航運條件都是絕好的。
珠江八門。
便是珠江的八個出海口。
從最西面的崖山開始,向東分別是虎跳門,雞鳴門,磨刀門,橫門,洪奇門,蕉門和虎門。
虎門為最東邊的大門。
也是珠江最大的一個出口。
實際上珠江不同于長江,黃河。
珠江是一條復合大江。
如今的珠江只是從廣州到虎門這段水道而已。
其他河道包括東江,北江,西江等諸江河皆各有名稱。
就如新安縣北部便稱為東江。
如今劉延拓所據有的深圳河也是屬于珠江流域。
船隊沿著伶仃洋東側一路向南。
不到一日便到達新鎮主碼頭。
王植等人早已得到消息。
帶人在碼頭上等候。
同時安排人手,準備裝卸各種物資。
特別是那幾大箱劉延拓特別交代的物品。
船隊緩緩靠岸。
碼頭伙計開始搬運樓梯,與船只對接。
如此便可方便上下船只了。
在廣州待了大半年。
再次返回新鎮。
讓劉延拓倍感親切。
沈瑤蓮看著還在建設當中的新鎮新城。
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拜見先生”
“拜見總管”
一眾人向劉延拓拜道。
隨著劉延拓麾下人數越來越多。
內外親疏也區分了開來。
如王植,黃巖等最早六千多山民。
還是以先生稱呼劉延拓。
至于后來加入的人。
那就只能稱劉延拓總管了。
當然總管一職劉延拓一直都不怎么感冒。
劉延拓反而喜歡別人叫自己劉總。
只是這個時代一般都不會直呼其姓名。
所以劉延拓也就暫時接受了總管這一稱呼。
劉延拓下船后,四下看了看。
“三位學師呢”
劉延拓向王植問道。
“稟先生,三位學師正在學堂中教學”
王植向劉延拓拜道。
按理說鄭源興三人本應該稱為先生。
但是劉延拓這里情況太特殊。
山民更習慣稱劉延拓為先生。
故而三人被學子和山民,村民們稱為學師。
劉延拓聽后,暗暗點了點頭。
“讓人把那些大木箱都搬到工業區去,安排工匠調試好,明日一早我會親自前往工業區”
劉延拓指了指船。
王植立刻領命。
“船廠那邊情況如何了”
劉延拓見王植領命,又問道。
“稟先生,船廠如今百艏福船,二百艏廣船已在改造當中,據宋廠長估計,最多明年中便可全部改造完畢,之后再將火炮上艦測試,只要一切順利,最多明年底就可以交付護衛隊使用,至于新船,第一艏五百料笛型船已經在船廠建造,明年中便可下水試航,第一艏千料戰船也已開始建造,最多明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