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圍墻。
東西為雙向兩車道,加上人行道。
北側為雙向四車道,加上人行道。
南面也就是正面是一條雙向十車道的寬大道路。
如此布局是劉延拓打算在此閱兵,集會所用。
正門之外還布置了一座巨大的鐘樓,擺放著高八丈的擺鐘。
擺鐘之高,哪怕是在海上也能遠遠看見。
之外便是虎頭城的內城和外城了。
內城為辦公之地,外圍并無城墻,只有一條二環路環繞。
外城則是各種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學院區所在地了。
外城之外同樣有一條環道環繞。
在外,便是所謂的郊區了。
鎮鄉,農場,養殖場等都在郊區。
當然虎頭城的各種道路,包括與各城鎮鄉所連接的道路都是用水泥路建造。
除去水泥路外。
劉延拓還創造性的發明了鐵軌路。
也就是水泥路基上鋪設鐵軌。
和后世鐵路差不多。
之所以鋪設鐵軌路,除去為未來鐵路火車做準備外。
如今也可利用鐵軌路進行長途運輸。
特別是從礦山運出礦石,各城運送高重量貨物會省力不少。
雖然如今虎頭城各地都在建造當中。
但劉延拓已經感覺到這里的非比尋常。
……
……
……
十一月二十日,劉延拓將眾人皆召集到了正堂。
是時候出發去大明京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