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二年二月一日。
劉延拓帶著李和,劉重響二人一起,正式到達了京師順天府。
沈瑤蓮三女因不方便,就留在了天津。
而天津代理諸事,劉延拓則交給了李現和陳陽負責與張童邴等人商談。
至于周始興。
其也不方便跟著劉延拓一起前來京師。
于是劉延拓便安排周始興坐上了福船和從天津賺取的銀兩一起,經耽羅,返回臺灣。
于是劉延拓來到京師之時,身邊就跟著李和和劉重響二人。
當然,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也為了不讓大明各路關卡探查。
劉延拓將電報機留在了天津自己的家中。
在未來一個月劉延拓參加會試之時。
南方的消息會首先到達天津。
之后再由天津要么人傳,要么飛鴿向劉延拓傳遞就行。
看著北京城的城墻和城樓,劉延拓內心唏噓不已。
雖然這是自己第一次來大明的京師。
但是在后世,劉延拓在這里也算是生活,求學了數年之久。
對帝都的一切還是非常熟悉。
不過想想后世那頗具現代化的大都市,在看看眼前這古色古香的皇城。
劉延拓心中感慨萬千。
“先生,這京城之地可真氣派啊,看著比廣州城要大多了啊”
李和向劉延拓說道。
“那是自然,不然怎么能稱為京城呢,這里差不多有百萬人吧,那廣州城有二十萬嗎”
劉延拓看了看李和,笑道。
“以前以為廣州就夠大了,今天看了看京城,才知道廣州簡直不入流啊”
劉重響也在一邊嘆道。
“其實這座京城還不算大,想想漢唐的長安城,那才叫大呢,而且這座京城如今才用不久,外城外郭還沒有完全建造完畢呢”
劉延拓聽后,笑道。
如今的京城,實際上只建造了皇城和內城。
外城如今雖然也有人居住,形成了很多市集和商業區。
但是沒有城墻保護,也沒有統一的規劃。
所以和后世不同的是,如今的京師實際上只有內城這一塊。
外城那要嘉靖之時才統一建造起來。
而且整個北京城是在永樂十七年建造完成的,永樂十八年才正式遷都過來的。
至今也才四年不到的時間。
很多建筑也只是建造了一個大體輪廓。
內部建筑還未真正完善。
實際上明代北京城之所以一直拖到嘉靖時期。
只因為一個字,窮。
大明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窮的一個朝代了。
一年的稅賦收入最高時期也沒有超過四千萬兩。
如今大明一年的稅賦也就是二千萬兩左右。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明的稅賦主要來自農業稅賦收入。
再加上鹽鐵,瓷器,絲綢,茶葉等專賣的收入。
這些才是大明收入的全部。
而地方上雖然商貿,客商發達。
但是明朝是不對這些商人加稅的。
甚至士紳,秀才等也是不用上稅的。
這就使得大明所有的稅賦壓力,都被壓在了最底層百姓頭上。
所以大明不僅是中華歷史上最窮的朝代,也是底層百姓最難熬的朝代。
如此京師建設一拖再拖,最后只能算是建成一個半成品。
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人看了看后。
劉延拓便命李和找了一間客棧住了下來。
第二日,劉延拓便帶著二人一起,前往國子監報備。
國子監在北京城南,和會試地點的貢院相隔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