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九便會開始第一場會試,之后十二,十五又進行第二場,第三場。
三場均在貢院進行。
完事之后,會在二月底,三月初開榜。
中榜者便會獲得貢生之名,獲得參加殿試的資格。
殿試時間緊挨會試,一般是在三月十五日左右進行。
地點在文華殿(有時會安排在奉天殿)舉行。
說起大明的會試,在明初之時還有一件趣事。
朱元璋之時,曾有一次會試錄取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的奇聞。
打榜后,北方學子嘩然,紛紛大鬧。
朱元璋也覺得此事不公,于是命人徹查,因此還斬殺了不少官員。
之后朱元璋又重新錄取了六十一人。
在這之后大明會試便出現了南北分卷,分考的奇觀。
所謂南北榜和春秋榜,便是如此而來。
到永樂之時,曾一度廢除,南北統一考試。
但到了宣德之后,又恢復了南北分卷考試。
雖然之后也有時斷時續,略有改變。
但是南北分卷這一原則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
劉延拓算是撞上了好時候。
如今南北統一在京師貢院參加會試。
要是在過幾年。
到宣德,正統之后。
會試就分南北,南京,北京分別參考了。
如今已是二月初二。
還有七天的時間,就要開始第一場考試了。
劉延拓算是來得晚的人了。
很多人一月初就已經到達了。
不過這到無所謂。
只要二月初九之前到達,均可。
在國子監報備之后。
劉延拓便帶著李和,劉重響二人一起,在京師外城游歷起來。
這還是劉延拓第一次來京師。
自然要好好見識一下這種別樣的光景。
和其他朝代的京師一樣,內城之內一般都是那些貴族,顯貴的居所。
劉延拓是不能隨便進的。
所以劉延拓只能在外城轉悠。
而北京的外城,在區劃上,也不是統一的。
整個北京城從區劃上分為大興,宛平兩縣。
城東為大興,城西為宛平。
在細化,便是各坊市。
其中五云坊,保大坊,南薰坊,澄清坊,皇華坊,賢良坊,明時坊,仁壽坊,思誠坊,明照坊,蓬萊坊,湛露坊,昭回坊,靖恭坊,金臺坊,靈椿坊,教忠坊,居賢坊,寅賓坊,崇教坊,合計二十坊屬大興縣。
萬寶坊,時雍坊,阜財坊,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鳴玉坊,太平坊,豐儲坊,發祥坊,日中坊,西城坊,積慶坊,合計十三坊屬宛平縣。
坊下設鋪,鋪在設胡同。
如此構成了北京城的全部。
一路向前。
走過各種胡同,街鋪。
看著來來去去的人群,熱鬧非凡的店鋪,門口吆喝的店伙計。
果然任何時代這京城都是最繁華之地啊。
劉延拓心下感嘆著。
也不知這京師的房價如何。
想想天津都要二十萬兩一套。
這京師肯定只高不低。
劉延拓心中想了想。
“先生,我們就這樣轉下去嗎”
李和向劉延拓拜道。
“不,去找家餐館,來都來了,自然要嘗嘗京城的美食嘍”
劉延拓看了看李和,笑道。
“這京城有啥美食”
李和聽后,一頭霧水。
“我也不知道去正陽門外,天橋那邊看看去,那應該有吧”
劉延拓笑道。
李和聽后,還是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