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張啟獲勝后情緒毫無波動,仿佛理應如此一般,在場中靜靜的看著佛門方向開口道“還有要上場的也出來吧!我一并接下了。”
聽到張啟所言,佛門方向一陣沉默,紛紛將目光看向清志。
清志本人不愧為棲霞寺大弟子,面對張啟的強勢,面不改色,宣了聲佛號,緩步向前走到了場中。
“閣下雖武學修為精深,卻鋒芒太勝,所謂剛過易折,小僧勸施主修行先修心,否則前路必然艱辛。”清志到了場中開口勸道。
聽到清志開口,周圍年輕一代議論紛紛,老輩中許多人目光一凝,只憑此一句話,看向清志便毫無小視之意。
“大師若能勝我,再來講經說法,否則紙上談兵,未免貽笑大方。”張啟心志堅定,不為所動道。
清志也不辨駁,道了聲阿彌陀佛,隨后擺了個不動明王印,狀似金剛,威嚴無比。
張啟稍稍感應,隨即嚴陣以待居然氣沉丹田,緩緩拔出了腰間配劍。
之前張啟一招敗敵,如今面對清志如此,四周眾人紛紛來了興趣,看向場中眼都不眨,年恐漏下了精彩細節。
二人僅氣息交鋒,場中便起了風沙,內力之深早已超出了年輕一代的范疇。
四周年輕一代仿佛被激發了斗志,看向場中個個目露精光,清志,張啟二人氣勢達到巔峰,動步向場中沖去。
清志身上所穿袈裟突然飛出,其上氣流氤氳,清志雙掌連擺,招招看似留有余地,卻勢大九沉,牽引袈裟當頭便要向張啟罩下。
佛門方向有名宿驚呼道“慈悲掌!”
金竹宣了聲佛號回道“正是慈悲掌,清志自小向善之心堅定,年方二十更是領悟了慈悲掌真意。”
聽到金竹回答,佛門眾人心中大定,慈悲掌渡人拿人同輩之中基本無解,傳聞昔日有宗師佛陀憑此法渡化過歸元境武者,簡直不可思議。
聽到佛門的動靜,看到場中二人交戰的場景,本來歡呼雀躍的道門,慢慢冷靜下來,只有惠空一直信心滿滿。
場中張啟正行進間,突然當頭罩下一件袈裟,其上氣息甚是奇怪,無任何殺意,仿佛要圍困自己,讓自己改投佛門一般。
張啟怒極,手中劍氣離體而出,欲斬碎袈裟,鋒利的劍芒斬在袈裟之上,仿佛石子丟入了水中。
袈裟一陣晃動,表面氣息鼓蕩,居然將劍氣消無無形,欲加難纏,向張啟罩下。任張啟蠻橫,我自不動如山。
下方張啟仿佛回憶起了什么,面色突然一冷道“年輕一代我不相信還能有人如此壓制于我,今日我要你命喪黃泉。”
聽到張啟的話語,惠空神色一動,佛門方向眾人齊齊宣了聲佛號,場中清志仿佛未聽到一般,只是一掌一掌打出,掌掌留有余地,但氣勢疊加,掌力欲加渾厚。
下方張啟話音落下,突然渾身氣勢如虹,頭頂之上袈裟都被其真氣頂高了三尺。眾人稍一感應,發現張啟修為已到六脈武者極限,在年輕一代中簡直不可思議。
張啟外放的真氣突然化成了道道劍氣,向頭頂袈裟激射而去,手中長劍更是鋒芒畢露,張啟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凌空向袈裟斬去。
本來已被劍氣沖擊搖擺不停的袈裟,面對張啟的驚鴻一擊,清志仿佛心有所感。忙收回了袈裟,天空之上仍有一角飄飄落下,眾人再看向清志,其身上袈裟果然缺了一角。
見此張啟也松了口氣,對面清志開口道“施主方才戾氣大盛,此等武功還是少用為妙。”
“難不成佛門子弟敗了還要以巧言機辯不成?”面對張啟的嘲諷,佛門眾人齊齊宣了聲佛號目露悲色,只有金竹一直看著場中,臉上笑容依舊。
清志也不以為意,緩緩盤膝于地道“讓小僧來為施主化解戾氣。”
聽到清志的言語,張啟大怒,手中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