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聽計從,王生這才提出了自己醞釀良久的計劃——遷都。
長安城背靠昆侖山祖脈,找不到緣由的王生最終歸結為楊堅當年以莫名手段將長安龍脈連到了昆侖山祖脈之上。
王生借楊廣信任之機,提出了牽都之事,特別是楊廣本是斷尾之相,王生一經提出,立馬戳中了楊廣的軟肋。
三日之后,楊廣擺駕洛陽,九龍衛護送,欽天監眾司禮隨行,姬家在楊廣的要求之下,姬白雪北上洛陽。
路途之上楊素楊宇二人陪在楊廣身側,如今天下安定十余載,特別是北方一統近三十載,百姓安居樂業,長安城到洛陽之間更是一片欣欣向榮。
一路之上楊素向楊廣建言道:“陛下你看如今這天下安泰,陛下當承繼先帝遺志,以仁政施行天下。”
如今正是秋季,楊廣見到眼前百姓秋收的景象,其也不是昏君當即道:“太傅,天下如此富恕,為何如今還有類似于軒轅家姬家那般有異心的門閥世族呢?”
感受到楊廣的變化,楊素理了理衣襟道:“有道是人心不足,如今雖然天下安定,但我大隋國土之廣,有些許異動也不足為慮。”
“當年父皇得天下之前手段何等強硬,后來其雖然懷仁,但其意志果決,外人根本難以干涉,太傅你說我是否該效仿父皇?”
聽到楊廣之言,楊素一驚,連忙開口勸道:“先帝當年所處時代太過復雜群雄并起,唯有以鐵血手段鎮壓天下,但陛下深知守天下之艱難,這才以身作則,數十年如一日。”
聽到楊素之言,楊廣也未接茬,轉身邁步回到了車攆之中。
長安城中楊廣離去之后,在楊素建議之下朝中大事交給當朝太保司徒劍,太師王生,元帥楊林輔佐,三人暫領朝綱。
司徒劍當日得楊素警醒,對王生有所戒備,司徒劍借手中之權,以搜索北方探子為名,下令全城搜索,一連三日,果然兵士在長安城中搜出了數個紫色祭壇,以司徒劍的眼力自然看出了祭壇的非同一般,其親自出手拍碎了祭壇。
老謀深算的王生得知此事后不由大怒,心中暗暗惦記上了司徒劍,王家當代家主王盛國第一次見王生如此憤怒,當即道:“先生為何事發怒?”
在氣頭上的王生聽到王盛國的問話當即道:“那司徒劍無故摧毀了我在長安城布下的祭壇,真是欺人太勝。”
聽到事關司徒劍,王盛國一下便滅了火,司徒劍乃是當世宗師之一,面對司徒劍王盛國自問接不下十招,此時如何敢主動招惹后者。
長安到洛陽并不遙遠,楊廣到達洛陽之后便臨時住在了白馬寺中,白馬寺老住持親自接待,楊素則與欽天監眾人前往觀看那建都之地。
這洛陽本是舊時都城,但多年來早已廢棄,楊素要做的便是再這廢墟之上再建一座新的宮殿。
白馬寺中,楊廣留宿寺中當天晚上居然召來了一個陪侍,佛門圣地,楊廣所在之地雖然防衛森嚴,但卻蠻不過白馬寺老住持,老住持當天在大雄寶殿中誦了一夜經文。
楊堅當年興佛,本對佛教有恩,多年來不管如何風雨,佛教都鼎力相助,但是楊廣今日在佛門祖庭之中作下此事,卻是斷了佛門相助之路。
楊素與姬白雪在先,一眾司禮隨后堪定了地脈,眾人回返準備如興建的圖紙。進得白馬寺見到楊廣身側居然有一個美人,楊素面色一變,隨后怒斥道:“你是何人?”
楊廣懷中那女子被楊素喝斥,不由渾身發抖,一個勁的往楊廣懷里鉆。感受到懷中佳人異狀,楊廣開口道:“太傅何需與一女子一般見識。”
聽到楊廣之言,楊素欲加生氣,多年來楊素為恐朝野動蕩,一直對楊廣言聽計從,可今日楊廣所為必然傷了佛門一脈,楊素當即道:“陛下乃天之主,此地乃是佛門清凈地,陛下此舉卻是寒了天下佛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