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浩先前所開卻是瀉藥,只是其減少了藥量,又在其中增加了一份靈芝用于補氣益血。這纏腰龍只是初現(xiàn),其實并非頑疾,宇文浩施以針灸之后已經(jīng)慢慢逼出毒素,只是其想立竿見影,這才輔以湯藥,讓傷兵及時將體內(nèi)的病毒排出。
華老仔細詢問了傷兵的情況,楊林已經(jīng)明白,宇文浩卻有回天之術(shù)。當即轉(zhuǎn)身道“先生前番還望諒解,實是軍中無小事。”
宇文浩點了點頭道“這纏腰龍并非大病,但在這北方異地,大軍一旦感染卻是難以去根,我也只能治得一時。”
聽到宇文浩言語,楊林一驚,低吟許久最終方才開口道“先生先救治這此感染的傷兵,我還有事,傳我?guī)浟钴娭写笮≤娽t(yī)皆要聽從武大夫安排,違者軍法處置。”
話落楊林匆匆出了傷兵營直奔楊廣行在而去,身為三軍主帥,九龍衛(wèi)見到楊林,并未阻攔,楊林一路進入了楊廣行在。
“陛下,前方如今戰(zhàn)情穩(wěn)定,但軍中有怪癥出現(xiàn),如今已感染萬人有余,軍醫(yī)診治之后,說是軍士們在異地水土不服,如此我大軍戰(zhàn)力必然減弱,如今還望陛下早做決斷。”行在之中楊林躬身回應道。
聽到楊林之言,楊廣沉默良久開口道“元帥如今揮軍北上,你可有信心戰(zhàn)而勝之?”
聽到楊廣問話,楊林略做思考,隨后開口道“若有人牽制那宇文浩與軒轅成,此戰(zhàn)我當有五分把握。”
聽到楊林之言,楊廣心中沉重,如今九龍大陣不全,國運流失,若在此拼殺只怕后果難料,思及此處楊廣生出了幾分退意。
楊林見楊廣面目幾經(jīng)變幻,最終好似下定了決心,忙凝神起來,果然上方楊廣緩緩開口道“北伐之戰(zhàn),非我之敗而是天意,三軍準備班師回朝,元帥率精兵十萬駐守通州,以防叛逆進犯。”
聽到楊廣言語,楊林心有不甘,但面對高麗大軍,楊林也是束手無策,如此退去保全大半兵力不失為良策。
軍營之中,在宇文浩的指導之下,各軍醫(yī)都學會了施針之法,百名醫(yī)生一同出手,配上宇文浩排毒養(yǎng)氣的湯藥,一個日夜軍中感染染腰龍的傷兵紛紛好轉(zhuǎn)。
回營之后,楊林為恐軒轅成察覺,命大軍升火的柴灶增加一倍,大軍先行撤退半數(shù)。隨后呈縱深梯隊向南方緩緩退去。楊林大軍之中炊煙并未減小,高麗斥侯并未發(fā)現(xiàn)異常。
待反應過來,楊林大軍已撤退完成,急報軒轅成后,后者也不氣惱,也未下令大軍追擊,命帳下三名將軍率軍前往鎮(zhèn)守柳城,自己則反回了京都吉安。
自此楊廣北伐再次以失敗告終,前后折損大軍二十多萬,國力開始衰退,更有甚者,在天下人心中不可戰(zhàn)勝的大隋鐵騎的神話徹底被打碎。
宇文浩逆改天命,化身武凱治好了隋軍的纏腰龍,楊林上稟楊廣,封其為正六品從軍太醫(yī),親賜匾額“杏林圣手”。
此番北伐失敗,得利最大的莫過于宇文化及,其不但被封為正三品威武侯,更是加入了九龍衛(wèi),因其來自軍中,是楊林的親信,楊廣也對其信任有加。
楊林鎮(zhèn)守通州,楊廣將大軍交給了韓擒虎,其雖然水軍失利,但是在軍中威望甚高,楊廣正是用人之際并未責怪于他,反而讓其駐軍長安拱衛(wèi)洛陽。
楊廣回朝消息傳來,太傅楊素,太師王生,太保司徒劍率百官出城相迎,楊素面色蒼白,司徒劍面色嚴肅,王生的面色則是異常紅潤。
楊廣坐在沉香輦上,九龍衛(wèi)護持左右,只是那九千護衛(wèi)如今歸來只剩半數(shù)。
前方楊素三人見此,眼中紛紛露出不同,眾人將楊廣迎回朝上,楊廣見楊素樣貌大奇道“太傅何故如此蒼老?”
楊素聽到問話出列道“老臣夜不能寐,憂勞憂思以致此故。”
聽到楊素回答,楊廣忙道“傳孤王詔令,將宮中白參賜予太傅三根,以補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