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會是表演者的宿命。
這一段時間的經歷,或許能夠很好地說明這件事情。路澤本來只是輕描淡寫的做了基本功,基礎的準備工作,沒想到這些在別的電影里沒有被注意到——那些電影里甚至做得更好——在這里反倒是被注意到了。
有人開始帶起新一波節奏。
“路澤的細節演繹,在這個浮夸的時代或許是更為少有的,也是他帶個我們這次威尼斯影展最大的驚喜和進步。”
“哧!”路澤簡直有些哭笑不得。
這篇報道雖然滿篇都是夸他的,但是這些東西以前也有,說得好像他突然開竅了一樣才學會這個東西。老實講,這個家伙應該把他的表演方法進步,歸功于這個了。
“別說你了,多少人都被誤解呢,能看到你的進步是好事。”達米恩當然明白路澤心中所想,他和自己拍《爆裂鼓手》狀態有一些不同,這肯定不是單純的細節。
“但我覺得”
“有的時候,電影是個人的藝術。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知道你自己表演的,觀眾如果誤解了你的些許意圖也沒關系。不要試圖百分百傳達給觀眾,也沒必要。”
“雖然你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我好不適應你一下子切換模式。”路澤好像若有所思,但是默默吐槽。
達米恩黑線,我就是很有內涵好嗎?
不然,我怎么能寫出這么些劇本。
達米恩對歐美電影的理解確實在他之上,也很能把握這些人的胃口。所以又出現了經典的畫面,《愛樂之城》的男女主演領跑整個電影節男女演員的表演。不同的是男演員各方面的口碑無短板,女演員卻有些觀眾評價不算太好。
總之很熟悉,路澤又開始領跑了。
有毒啊!
怎么又和戛納一樣的節奏?
不要毒奶我啊各位媒體大大!
咳咳,其實路澤這次來本來是本著順便參加的意思,后半程甚至會提前去多倫多見朋友,但現在就尷尬了。
第一天點評他的是個知名老牌影評人,節奏被帶的哦,搞得好像這個電影里路澤才出現了顛覆性的表演。為了證明他自己的觀點,他甚至把路澤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歸結于角色本身的魅力。
“而路澤這次在《愛樂之城》里的表演和他無論是歲月,年紀還是文化,都如此差異的情況下還能帶來如此卓越的表演,難得。”
路澤看著報紙陷入沉思
我該反駁他呢,還是順著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