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老猶豫再三,把趙晟又拉到一旁,最終還是開口了,“王爺不讓我說,原是怕你沖動。可不告訴你,你終究還是不會明白王爺的心意。”
見趙晟不解,蔣老娓娓道來,“”最近幾年,皇上日漸蒼老,膝下又只有太子一個獨子。你是除了太子以外唯一的皇室宗親,王爺又召你去邊關從軍,如何能不引皇上猜忌?”
“皇上雖然嘴上不說,但天長地久,你父子遠在天邊手握兵權。一旦有個三長兩短,皇上怎么能放心呢?”蔣老使了個眼色,意思是你懂得,“所以這些年來對云中城的兵員補給和糧草補給是能拖就拖,能不給就不給。”
趙晟恍然大悟,連忙道“皇帝是怕我們父子在關外造反?”
見蔣老點頭,趙晟重重地敲了案幾,忿恨地說道“邊關將士們櫛風沐雪地戍邊,幾年也回不了家。今天出去明天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每天想的就是保衛邊境,皇帝居然還在想這么齷齪的事!”
想到當初為了自己逃亡而返身拖住匈軍的小眼睛將領,想起為了自己逃亡而自己甘當誘餌的俞思圓,還有無數不知名的邊關將士們,他們用背脊組成了戰友的盾牌,他們把最后的一口水糧交給了戰友。當他們在邊關上相依為命的時候,朝廷里還在猜疑他們,趙晟的心都涼透了。
“因此,皇上給王爺的旨意是要么王爺卸任回京,要么把世子交給薛志強帶回洛陽。王爺怕你年幼無知,到時候落入了別人的圈套,所以,他選擇了自己回京。”蔣老說到這里,無不可惜當初趙翮的決定。
“皇上的本意原是召回王爺以后,就軟禁起來。豈不料烏鷲可汗居然發動大規模南侵,邊關動蕩之下,皇上聽了胡太傅的計策,讓熟悉匈人的王爺出使王廷,要以幫助烏鷲除掉三子彭措的代價,換取邊境的和平。”
“那烏鷲可汗怎么還被殺了呢?”趙晟又陷入了疑惑。
蔣老嘆了口氣,“不知為何,圍獵彭措的計劃居然泄漏了,彭措當場大怒,殺回王廷。從此匈國就分崩離析了。”
聯想起赫連天奴曾經對自己說過在王廷見過自己父親,趙晟漸漸把所有的線索練成了串。
“所以,回京以后,皇上以計劃失敗為名責令你父王回長安閉門思過。”
“那皇上又為何會在長安呢?”趙晟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就在月前,傳出了云中陷落的消息。為了安撫朝廷,皇上親自駕臨長安,督促西北戰事。”
督促戰事?趙晟想想就覺得可笑。聯想到白天皇帝對上林苑工程的癡迷,再想到江迢等人對皇帝的諂媚,趙晟不禁為新建立的三只禁軍感到擔憂。
聽了趙晟對白天朝堂上召對的仔細復述,蔣老也不禁連連點頭,“照你這么說,皇上的確有假公濟私的嫌疑。”
“那后來呢?父王不是只是被召回家里軟禁嗎?怎么會病得這么重?”
“哪里是在家里啊……”蔣老說到這里,也是眼泛淚花,“你父親這三年來一直被拘禁在神禾原的南軍軍營里,整天吃的都是發霉的食物。怎么能不病呢……”
趙晟聞言,氣得怒發沖冠,緊握雙拳,當場就想出去搏命。
蔣老慌忙拉住他,“你忘了你父親的話了嗎?他之所以不想告訴你,就是怕你做出蠢事啊!”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趙晟眥目欲裂,扭下一塊案角,“我趙晟在此發誓,不殺了老賊,我誓不為人!”
“好孩子!”蔣老欣慰道,“心里什么滋味都要先藏著掖著,萬萬不可輕易示人。你父親就是再三擔心你會沖動,才不讓我說的。”
“蔣先生放心,我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無知的孩子了!”趙晟的聲音冷的就像十二月塞外的寒冰一樣,卻又充滿了堅定和決絕。
“你既有此志,我蔣中也在此立誓,此生必竭盡全力助世子抱此血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