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豫章郡,柴桑城
柴桑城北臨長江,東接彭蠡澤,西接羅霄山之余脈,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刻的柴桑城外已經被密密麻麻的叛軍給包圍了。
自從曹萬山也舉旗反徐后,薛志剛聲勢大振。眾人共同推舉薛志剛為閩王,曹萬山為大元帥,一路裹挾百姓北上。強壯者充軍,老弱者負責洗衣做飯。從閩州首府閩侯到江州首府豫章,已經眾達十多萬人。所到之處,附近州郡無不裝聾作啞。
曹萬山還按照洛陽禁軍的編制給叛軍們劃分了前后左右中五軍,五軍的軍官自然也大都有他的手下充任了。
此刻柴桑城下的叛軍綿延十余里,聲勢不可謂不壯觀,可曹萬山卻沒了當初剛起兵時的意氣風發。
就在半個月前,為了攻打江州首府豫章,曹萬山手下的軍官一多半都死在了激烈的城頭爭奪戰中,而替補上來的則有一多半是薛家舉薦的人。
經過了三天三夜激烈的攻城,叛軍終于攻破了豫章城。殺紅了眼的叛軍如同猛虎撲食一般沖向了城中的每一戶人家,每一個標志的女子,每一塊金銀,每一匹布帛。有些大戶人家甚至被洗劫了三四次。要不是曹萬山提著刀砍了幾個為首分子,只怕騷亂會持續更久。
雖然不費吹灰之力,十幾萬叛軍就已經圍住了柴桑城,外加裹挾的數十萬百姓,現在長江南岸已經布滿了各式各樣的營帳。可托之前豫章屠城的惡名,柴桑城并沒有半分投降的意思。
城南高地的一座帳篷前,曹萬山沒有心思欣賞景色。他眉頭緊鎖,正在為這么多人的糧食發愁。
薛志剛一身戎裝,也來到了曹萬山的帥帳前。
“曹帥,大事不好啊。”薛志剛開口就是壞消息,“雖然四處搜刮,擔加上之前從豫章搶來的一百多萬石糧食,經過這半個月也吃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江湖里撈上來的魚蝦,最多也就供應各十天。十天后再不破城,不僅這么多百姓要斷糧,大軍也要斷糧了。”
曹萬山心里暗罵要不是你不約束手下大肆招兵,何至于帶這么多人行軍,這么多老弱不僅不能打仗,還每天吃掉不少糧食,要是甩給朝廷,那就是他們的負擔了。
雖然心里腹誹不已,可曹萬山嘴上還是說道“江州水軍的大小船只都在湖口、柴桑兩寨。我們人多勢眾,行軍消息早就被官兵所知。如今船只都被鎖在城里,江州官兵主力也都在城里,足足有五千多人。要想過江北上,除非攻破柴桑。”
“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不如分兵多處,一路順江東下,攻取金陵。一路西進,襲取江夏。只要控制住長江天塹,就可以割據江南,兩分天下了。”薛志剛一邊捋須,一邊謹慎地問道。
“我適才已經說了,攻不破此城就沒有戰船。沒有戰船,又拿什么分兵?要是從陸路轉進,你也沒有糧食。恐怕沒等你走到,人就先餓死了。”曹萬山一臉鄙夷道。
“如果不能在一個月內攻下洛陽,只怕朝廷大軍一到,我等都將化為齏粉矣。”想起朝廷還有幾十萬精銳大軍,曹萬山不禁為自己的前途不寒而栗,不過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只怕也沒有回頭箭了。
薛志剛聽了不動聲色,提議道“這柴桑城地處要道,薛家在城里也有些做生意的熟人,或可成為內應。只是如今圍城如同鐵桶一般,只怕”
“此話當真?”曹萬山眼前一亮,隨即喚過他的心腹,左軍司馬潭格吩咐道“我馬上寫一封信,你就以勸降的名義去城里,暗中派人留在城里和薛老板的熟人接上頭。”
薛志剛見他如此心急,笑道“曹帥何必如此急忙,不過使者還是我來派吧,畢竟那人和我薛家相識,曹大帥的人他未必敢信。不過,勸降信還是要曹帥來寫。我薛志剛不過一屆商賈,空擔了這個閩王的名號,哪有大帥你威名遠揚啊。”
曹萬山一臉認真的道“可以,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