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上,周邊非水即山,都是易守難攻之地,四座關隘牢牢護住長安城,關隘不破,長安不失。
同時周邊八水環繞,給百姓的休養生息帶來了最為基本的條件。
這八水之中,有一條便是灞河。
灞河屬于渭河的一條支流,沒有黃河的洶涌,也沒有渭河的渾濁,自渭河起始,一路往東南,至終南山東北側的藍田縣而去。
這條河正好起到了勾連交通的作用,使得長安周邊諸縣都能夠非常方便的駛入黃河,是以灞河之上的往來客船、商船,都比其他的河流要多上一些。
加之聽山池就是灞河和渭河交接處孕出來的一處湖泊,是以每每到這端午時節,那些原本駐留在聽山池上的畫舫們,載著諸多才子佳人,都紛紛駛入灞河之中,一同喜迎這端午佳節,那時這灞河就格外熱鬧了。
這個時候距離灞河河岸不遠的一艘小船上,有一名少女伏在船艙中的桌案之上,身子均勻的起伏著。桌案上瓜果和杯中的茶水,隨著船只自然的搖擺而輕輕晃動。
這名少女的身旁坐著一個膚色極白的秀麗丫鬟,也在繡著香囊。香囊的一旁則擺放著著川芎、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一應藥材,就待香囊繡好后,將藥材填入了。
在這艘小船的船尾是艄公,而船頭,則是手持一柄黑傘的年輕書生,身旁站著一個黑瘦少女,二人一同望向不遠處河岸旁的一大群人。
“公子,何時行船啊。”
“尚有好友未到,且在等等。”
正是趙微一行人,只是隨行的,多了一個,是趙晴的貼身丫鬟燕子。
以往帶著趙晴出來玩耍時,這小姑娘便被冷落在府上,又不好獨自出來,是以這一次央求趙晴,便一同帶了出來。
現下獨自一個人陪著趙晴,幫著她鼓搗香囊。
“石頭,可知道對面在做什么?”
石頭望著前面河岸上那一大群人,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趙微“少爺莫非不知?”
一大群人,身著各種顏色的衣衫,盡是貼身短打,用一根黑色的布袋緊緊系住腰身。在他們一旁的灞河河床之上,則是擱淺著一條條細長的綠色龍舟。
龍舟競渡這種事情趙微還是知道的,年年端午都有,這灞河不僅寬,而且不如何湍急,是以不少地方組織的競渡都會來到這灞河之上。
就看哪一隊可以最快速的行到河對岸,最快的那一隊將會有不少彩頭。
只是這叩首……似乎是祭拜,下水之前拜河神嗎?
接著趙微就看見他們將身上背著的竹簍打開,從里面取出一團團小事物丟進水中,仿佛是粽子。再然后就又是叩首,一切事情做完之后,眾人才將龍舟的龍首和龍尾裝上,將龍舟推入水中。
“祭奠屈子嗎?”
“少爺明明知道……”
趙微失笑,純粹瞎猜。
“以往石頭也隨著海少爺來過幾趟,那時灞河之上人可多了,如今放眼望去,只能看見這一處在龍舟競渡,連祭奠屈子的人也少了許多。”
趙微一怔,隨即也就反應過來,百姓們怕是現在自己都吃不飽了,哪里還會將糧食丟進水里……
剛才的祭祀看起來也頗為草率,自己在這個世界待了這么久,祭祀一事都比較鄭重,灞河岸邊神龕、香案都沒有,就是簡單地叩了叩首,擊了擊鼓,就算是祭祀過了。
“咫尺!”
趙微循聲望了過去,一個長身而立的書生正立在船頭,朝自己這邊揮著手,而他的身旁則陪著一個素凈慧秀的年輕姑娘,不是蘇韜和薛濤二人還能是誰?
待他們的船只逐漸駛過來,蘇韜開心的笑道“今年這端午好生暢快,灞河之上的人如此之少,可以盡興了!”
趙微沒接這個二百五的話茬,典型的飽漢不知道餓漢子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