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風骨堪為歷代表率,詩文風格清雅出眾,歷來為詩詞文章取鑒,《北岳記》一文更是其中典范。”江攜一臉崇拜地望著青衣少年的背影,不由張大了嘴。
青云先生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正是這個道理,今日回去,每人抄寫一遍《北岳記》,再令這殘雪做文章一篇來看看,虞蛟,傅閑,還有江攜,你們三人上課不專心,就罰再多抄五遍《北岳記》,明日早晨一并都交上來,下午的課歇罷,散了吧。”
眾人起身,對著青云先生行禮道“先生慢走。”
青云先生前腳方才走出門,傅閑就拉著虞蛟絮叨“先生是不是罰的有些重了,這《北岳記》怎么說也有五千多字,這半日功夫,如何抄的完。”
虞蛟嫌他啰嗦,白了他一眼,冷淡道“這不還有半日的功夫,怪就怪咱們命不好,被逮個正著唄,寫吧,就你那一手破字,寫的還不如小師妹,還不借此機會趕緊練練,要不等你老爹看了得活活氣吐血。”
江攜只是淡淡收拾著桌上的筆墨紙硯,一一整理了收進書盒子,聽到了虞蛟的話也不惱怒,皺著眉頭一語不發。
虞蛟嘴角劃過一絲笑,看著她說道“怎么了?小師妹,生氣了?”
江攜站起來,低著頭俯視他說道“沒有。我只是覺得,祖父吩咐的這六遍書若是還不快些回去,怕是今晚上不睡,也抄不完的。”
說完,江攜就提起了書盒子,大步就往書堂外頭走。
書院講堂內有明文不許閑人出入,各家的女使小廝隨從都只能在外院等候。
江攜剛出了門,蘇嬤嬤就等不及迎了上來,趕忙從她手中接過了書盒,遞上了剛才買來的文德橋下張娘子家酥餅攤子的核桃糕。正好趕上還是熱乎的,江攜握在手中覺得暖和,一口咬下去便是什么煩惱都沒了,多抄幾遍書仿佛都不是什么壞事了。
烏衣巷學士府
蘇嬤嬤叫廚娘早已準備好了席面,孩子一回來,府里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下人們做事也更有力氣了些。
晚飯準備的荷葉豆豉蒸排骨,江攜最喜歡。辣味與甜味交織在一起,多汁鮮嫩可口,江攜配著能吃下整兩碗飯。青云先生年紀大了,牙使不上勁,吃不得這硬的,只喝些米湯果腹,他放下碗筷說道“吃完了去將書抄清楚,明日書院的新人恐怕都要來齊了,你在堂內只管讀書,不得分心。”
江攜點了點頭說道“孫女兒明白了。”
江攜有些納悶,開課也有兩天了,就是住在邊城的學子也都到了,竟還有新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