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氣士的力量雖強,但是世俗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對于庾獻來說,和這些大勢力若即若離,才是最好的距離。
至于收服荀攸這樣的可笑想法,庾獻已經早就打消了。
庾獻這會兒只打算著,早點把徐晃和道兵弄到手,先把自己的兵法都解封了。
隨后無論是去邙山尋找狐貍白骨,完成那女妖斑斕的任務。若是能從斑斕那里得點能用的好處。
庾獻不介意去嘗試下對付搬山道人。
荀攸卻不依不饒,他扯著庾獻的衣袖笑道,“國師,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諸子百家的學問,都有可以借鑒的地方。”
見庾獻不為所動,荀攸微微一笑,悠悠說道,“比如說,這大漢朝的火德氣運是怎么回事,恐怕國師還不太了解。”
庾獻聽了心中一動。
確實如此。
道家修煉火屬性元氣,這個他明白的很。
修煉方法是取材于天地自然,和天地自然呼應。
比如說搬山道人就是純粹修得土屬性元氣,修煉到高深時,就可以有移動山川的神鬼之力。
而儒家修行的火德之力,則是修行的心頭火。
心頭火旺盛,則人的元氣不衰、不朽、不滅。
這是以火德之力錘煉自身,讓自身強大的法門。
這也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第一步。
但是這火德氣運就牽扯到王朝的更迭了。
這火德氣運如何使用,里面有什么利弊,庾獻就完全不明白了。
意識到荀攸話中的意思,庾獻立刻追問道,“莫非公達明白此事?”
荀攸笑道,“我潁川荀家家學淵源,倒是知道一些。這王朝氣運若是調理得當,自然會對國師有所助益。可若是弄錯了什么……,恐怕會給自己帶來莫大兇險。漢初的時候,因為武帝窮兵黷武,導致天下紛亂,為了調理五行,當時的天子可是殺了不少公卿啊。國師身在高位,當要自珍。”
庾獻聽到這里,才猛然醒悟過來!
漢初的確有過這樣的事情,一旦哪里出現了什么自然災害,就要找個借口殺掉應劫的公卿,取得上天的原諒。
那時候沒有國師,殺的是公卿大臣。。
如今調理五行的變成了自己,一旦出了什么問題,豈不是就應在自己身上?
而且天子總不至于無辜誅殺大臣吧?
莫非這里面還有什么其他的隱秘?